
發改委窗口站在千億平臺再出發你準備好了嗎發言材料
- 更新時間:2021-04-02 16:42:55
-
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發改委窗口站在千億平臺再出發你準備好了嗎發言材料》,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發改委窗口站在千億平臺再出發你準備好了嗎發言材料第1篇
013年,全市經濟總量實現1092.4億元、增長10.6%,進入全省“千億俱樂部”,特別是毗河供水工程、四川現代商用車、XX新機場、九曲河綜合整治等重點項目實現重大突破,正帶來xx格局性、革命性、歷史性的變化,標志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面臨更高更強的要求,作為一名市直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作為一名發改人,站在千億平臺新起點,我們發改窗口要努力為項目服好務,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做好思想上、行動上的準備
思想上我們要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提振“精氣神”,凝聚正能量,以滿懷“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的情懷,從思想上解決“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等問題,進一步振奮精神、改進作風、凝心聚力,服務xx加快發展。
行動上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對照理論思想、黨章黨紀、民心民聲、先輩先進“四面鏡子”,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堅決反對“四風”,做清廉項目干部。
二、切實做好“三個轉變”
一是轉變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現由“定式思維”向“創新思維”、“固有方式”向“創新方式”、“慣性行為”向“創新管理”轉變。
二是轉變職能。進一步推進投資體制改革,抓好簡政放權,實現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審批管理”向“服務管理”轉變。
三是轉變作風。進一步堅持發揚敢打硬仗的作風、堅持發揚創先爭優的作風、堅持發揚團結協作的作風,決不辦事拖拉、決不吃拿卡要、決不損壞發改形象,實現由“本位”向“換位”轉變、“被動”向“主動”轉變,在工作中不推諉、不抱怨,認真聽取意見,查找服務不主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現象。
三、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對待咨詢的群眾,我們將更加熱情周到,面帶微笑,對每個問題細心、耐心解答,對不能及時解答的,留下對方電話,弄清楚了及時答復。
二是對待辦理一般的備案項目,對具備備案條件的項目,我們將即時辦理,不具備備案條件的項目要加強工作指導,耐心解釋。
三是對待辦理的審批項目,主動征詢項目業主在辦理行政審批事項中的意見和建議,幫助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按照服務承諾、辦結時限、規定程序進行受理、辦理,不設障礙刁難,不推諉拖拉,不符合要求或不能現場辦結的,要一次性告知相關情況,手續齊全的要按承諾辦理時間,及時完成項目的行政審批。
四、下步工作的措施辦法
一是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對接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嚴格執行國省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認真落實應取消、調整的審批行政事項,及時承接省級下放的審批事項,及時主動對接,制定審批辦法和辦事指南,納入市發改委窗口辦理;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程序,完善辦理流程。目前我委正在研究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營造良好政務環境,繼續清理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優化審批環節,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全力推進并落實應取消、下放或調整的審批行政事項,落實“政策更優、門檻更低、審批更少、服務更好”要求,進一步改善政務服務環境,提高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努力為企業投資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二是加快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為提高審批質量,加快審批效率,我委結合工作實際,對政府投資項目審批實行分類對待。對項目工程設計簡單、投資額度小、項目審批程序只批項目建議書(代立項),前置條件按批可研條件提供。對一般項目,只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不做項目建議書,以減少審批程序。對重大項目,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批項目建議書不設置前置條件。
總之,市發改委窗口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改善政務服務環境,提高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更好地為企業投資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促進xx加快發展。
發改委窗口站在千億平臺再出發你準備好了嗎發言材料第2篇
發改委日前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合作協議,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0億元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支持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新型智慧城市等領域建設,優先培育和支持一批數字經濟領域重點項目,助力數字經濟和數字絲綢之路建設。
阿里研究院、畢馬威等機構日前發布的2018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位于2018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其中,中國在數字消費者分指數方面排名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在美國,電子商務用戶滲透率達到50%用了14年,而中國僅用了9年時間。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楊健表示,工業經濟變革速度慢,企業規模越大,越容易喪失創新的動力,而數字經濟技術更新的速度遠超工業經濟時代。目前世界市值最大的十大公司中,7個都是數字經濟公司,最年輕的成立時間還不到20年。
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中國已經形成了數字經濟發展的龐大市場和深厚基礎,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今年以來,發改委等部門也持續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推進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新業態、新消費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改委副秘書長任志武表示,目前,我國創新生態持續優化,新動能培育制度建設不斷加強,特別是通過“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有利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
專家指出,隨著我國網絡設施不斷升級、行業規模持續壯大、資本市場加碼助力以及新興業態和營商環境的不斷完善,未來我國數字經濟將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目前,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協同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互聯網企業要充分發揮在平臺、人才、技術、布局上的優勢,以融合應用為抓手,加快向生產領域拓展,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發改委窗口站在千億平臺再出發你準備好了嗎發言材料第3篇
牢牢把握邏輯主線,乘勢而上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征程
《建議》全面對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突出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這一邏輯主線,緊扣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這一重大安排,著力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確立了發展新航標,吹響了強省建設沖鋒號。
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是省委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作出的戰略決策。“十三五”時期,我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站上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必須按照黨中央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兩步走”的戰略安排,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全面求強,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要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深化實施八大發展戰略,塑強一流產業生態,打造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的“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更加注重高效能治理,聚力深化九大改革攻堅,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發展格局。更加注重打造高品質生活,聚焦群眾所需所急所盼,全力提供更高標準、更有溫度的基本公共服務,全面構建大民生大服務格局。
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必須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準位置和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山東產業體系完備,消費總量、農產品和工業品供給靠前的優勢,全力當好構建強大國內市場的推動者。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引領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機遇,高起點建設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建成國家新的經濟增長極。
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系統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
《建議》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聚焦“如何走在前列”“建設什么樣的強省”,提出在綜合實力、發展質效、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生態建設、治理效能、民生改善上走在前列;重點在科教強省、文化強省、健康強省、現代農業強省、先進制造業強省、海洋強省、數字強省、新能源新材料強省、交通強省建設上實現重大突破。“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是我省加快強省建設的鮮明標志,有利于凝聚全省力量、提振發展信心,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著力推動科教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步入新發展階段,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解決方案。必須以科技自立自強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制定關鍵技術攻關動態清單,聚力突破“卡脖子”技術,深化政產學研金服用結合,打造全國重要的創新高地、人才高地。
著力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山東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文化資源富集、圣哲輩出,“孔孟之鄉”“好客山東”聲名遠播。“十四五”時期要加快構建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革命文化為標識、先進文化為引領的傳承創新體系,加快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先行示范區,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建設齊長城、大運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構建全域文化旅游示范省,努力打造彰顯文化自信的示范區、輻射區。
著力推動健康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面建成現代化三級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加快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高水平建設康復大學。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全面發展。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著力推動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山東是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化工、輕工、機械、冶金等行業規模居前,100多種重點產品產量居全國前三位,46種產品產量居全國首位,在國際產業體系分工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未來五年,要聚焦優勢特色產業,完善全要素協同配套,強化質量引領和品牌支撐,打造一批戰略性標志性產業鏈,培育動力裝備、軌道交通、智慧家居等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
著力推動數字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數字經濟是加快經濟轉型的新變量,是世界各國搶先發展的焦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山東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布局下了“先手棋”,擁有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等兩大國家十大“雙跨”平臺。未來要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工業互聯網示范區,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山東方案。
著力推動現代農業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山東擔負著“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重大責任。我省農業增加值穩居全國第一,農產品出口額連續21年領跑全國,“十百千”工程深入開展,農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我們必須堅決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實施農業全產業鏈培育,打造一批百億級、千億級產業集群,擦亮“全國農業看山東”金字招牌。
著力推動新能源新材料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新能源新材料是重要的戰略性基礎產業。近年來,我省新能源占比顯著提升,光伏、生物質、風電裝機居全國前列,聚氨酯、氟硅材料、碳纖維等新材料領域優勢明顯。要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及裝備,加快建設“氫動走廊”,壯大前沿新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先進基礎材料產業規模,建設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高地。
著力推動交通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十三五”時期是我省綜合交通飛速發展期,高鐵通車里程預計達到211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預計達到7400公里,重回全國第一方陣。為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要素高效流通,要加快構建完善“通道+樞紐+網絡”現代運輸體系,全力打造東北亞乃至“一帶一路”綜合交通樞紐。
狠抓任務落地落實,努力將新時代現代化強省藍圖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生動實踐
“十四五”時期,是山東重塑發展優勢、聚力迎頭趕上的重要窗口期,必須深刻領會黨中央戰略決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真抓實干、善作善成,高效推動各項任務部署推進實施。
完善全省規劃體系,一張藍圖繪到底。全面貫徹落實《建議》部署要求,科學設置主要指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努力編制符合山東實際、回應百姓期盼、引領未來發展的規劃《綱要》。“一盤棋”推進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編制,形成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全省規劃體系。完善規劃實施動態監測、總結評估機制,提升規劃執行力落實力。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全面激發動力活力。保持改革攻堅強度韌勁,圍繞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堵點,每年確定一批重點改革事項,細化舉措、分步實施,緊盯不放、久久為功,形成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充分激發市場動力活力。強化重大政策系統集成,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政策精準性、協同性、穩定性,形成推動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完備政策體系。
促進消費與投資協調互動,強化項目關鍵支撐。放大區位、產業、市場優勢,分領域制定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措施,推動消費提質擴容,創新消費模式和場景,打造濟南、青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結合“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編制,聚焦“兩新一重”、民生、生態、應急等領域,建立規劃項目儲備庫,按年度分解落實、壓茬推進,項目化工程化精準化推動規劃藍圖高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