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語文備課組計劃
- 更新時間:2012-09-05
-
計劃方案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高一語文備課組計劃》,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高一語文備課組計劃
一、教學任務
完成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以至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講練結合,夯實基礎,為整個高中三年的語文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二、 情況分析
本屆高一新生將近1000名,由于入學成績參差不齊,大部分新生的基礎不夠扎實,閱讀能力、分析鑒賞能力以及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尚處于初級階段,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還沒養成一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語文的學習只是停留在一種猜測和運氣得分上,無心向學,特別害怕寫作,所以在對學生強化督促的同時,任何抓好基礎,做到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并行之有效提高語文成績,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學習態度,就成了高一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學安排
第一學期:主要是完成人教版的高中語文必修1、必修2的教學。由于面對的是初中向高中轉型中的學生,他們對高中語文的學習情況一無所知,甚至難于適應,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在這一學期中,我們的工作必須做得細做得實,具體安排如下:
1、第1周:適當安排一些時間向學生介紹今年我校概況,高考語文試題的結構模式,一本線上的學生平時的語文成績應處的分數段;介紹高中語文學習的總體情況。這樣一來,新學生在轉型中遇到挫折他們的心態落差不大,也容易改進。
2、第1-10周:完成必修1四個單元的作品教學,兩次大作文練筆,一次統一測試,安排一張病句判斷的專題訓練卷。以一周5個課時的時間安排如下:
(1)第1-2周:完成第一單元的作品教學。在這一單元的現代詩詞鑒賞教學中,主要要落實詞牌、意象,意境與情感,背誦等任務。安排一次寫作練筆的指導(可以參照表達交流的內容)
(2)第3-5周:完成第二單元的作品教學。這一單元主要是文言文教學,也是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重、難點。進入這一單元教學之前,必須利用些時間進行詞性、句子成分等語法知識的梳理,為文言文學習詞類活用、特殊句式打基礎。了解古籍的一些常識,比如編年體、國別體、紀傳體等知識;重點掌握一些常見的文言文虛詞、實詞,此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特殊句式等基礎知識,強調多讀體會語感。
(3)第6-7周:完成第三、四單元的作品教學。本單元是一些寫人記事的散文《紀念劉和珍君》《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和新聞《別了,“不列顛尼亞”》報告文學《包身工》等不同體裁的作品。在處理這一單元時,要有選擇性,有側重點地對待,主要放在品味魯迅作品的語言和情感,新聞和報告文學的特點。
(4)第8周:主要完成課后梳理探究和名著導讀。安排第二次的寫作指導。(總結第一作文中主要缺點,有針對性地安排和指導)
(5)第9-10周:復習必修1的一些知識點,有選擇性地分析一些典型的病句類型,段考及評卷。
3、第11-21周:主要完成必修2四個單元的作品教學。兩次大作文練筆,一次統一測試,詩歌鑒賞專題訓練(主要針對意象、意境、思想主題的把握)。
(1)第11-12周:為了方便學生晨讀,背誦名篇,把第二單元的詩歌先教學。在這一單元中,把握好詩經中的賦比興的表象手法,以及感受不同時期詩人的主要情感,背誦作品。
(2)第13-14周:完成第一單元的散文教學。這一單元為經典散文《荷塘月色》和《古都的秋》,抓住景物特征,緣景品情。結合表達交流安排一次寫作訓練指導。
(3)第15-17周:完成第三單元的作品教學。在這一單元中,也是把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當作重點,同時強調學會準確地翻譯一些重要語句。
(4)第18周:抓住意象和意境有針對性地訓練詩歌鑒賞。
(5)第19周:完成第四單元的教學。本單元為演講辭,重點了解演講辭的特點,品味語言。
(6)第20周:針對第一次的寫作訓練的大缺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第二次練筆,時間充足可考慮當場完成。
(7)第21周:復習,期末考試。
第二學期:主要完成高中語文必修3、必修4的教學。經過了一個學期的高中語文學習,學生應該對高中語文的學習有一定的感受,他們明確了一定的努力方向。在這一基礎之上,我們在教學或訓練上都應有所深入。
1、第1-10周:主要完成必修3的作品教學,兩次大作文練筆,一次統一測試,繼續對詩歌鑒賞進行專項訓練(在意象、意境的基礎上把握表現手法)。
(1) 第1-3周:為了方便學生背誦把第二單元的詩歌教學放在前面。在這一單元中教學重點品味意象和意境,把握思想感情,背誦。
(2) 第4-5周:完成第一單元的小說作品教學。結合梳理探究中的“個性化解讀作品”學習名著《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和創作特點,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挖掘《祝福》深層的意義;了解海明的作品以及《老人與?!返闹黝}思想。結合表達交流指導學生進行一次材料作文訓練。
(3) 第6-8周:完成第三單元的文言文教學。除了繼續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還要抓《寡人之于國也》和《勸學》的背誦。
(4) 第9周:完成第四單元中一篇作品的教學,其他篇目指導在課外閱讀即可。對詩歌鑒賞進行分析指導。針對上一次的作文練筆,安排第二次的練筆。
(5) 第10周:復習,段考,評卷。
2、第11-20周:主要完成必修4的作品教學,完成兩次的作文練筆,一次統一測試,幫助學生積累成語(借助《晨讀》本每一次語文課之前利用三五分鐘檢查四五個成語)。
(1) 第11-12周:為了方便學生背誦,把第二單元的詩詞教學放在前頭。在這經典的宋詞作品的教學中,注重賞析和品味情感,還要要求背誦。
(2) 第13-15周:完成第一、三單元的教學。第一單元為戲劇作品,了解元雜劇的一些常識和品賞《竇娥冤》社會意義;欣賞現代劇《雷雨》內涵。第三單元為現代文教學,根據時間有選擇性地安排,《拿來主義》為重要篇目,其余可指導課外閱讀。結合表達交流的內容安排一次作文練筆。
(3) 第16-19周:完成第四單元的文言文教學。本單元是教學中的難點又是重點,關于人物傳記,除了落實文言文教學中的基礎知識,還要引申到人物傳記中的一些常識和基本的表達句式。因為篇幅較長,所用課時比較多。安排第二次作文練筆和完成梳理探究的內容教學。
(4) 第20周:復習,考試。
四、試題安排
為了能適合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考試,高一這一塊所有的語文測試題都由年級里各組員共同分擔。每一本必修四個單元出三張單元卷,一張期中或期末試卷。單元卷為兩個單元一張,綜合卷一張,每張的分值為120分,內容緊扣教材和練習冊,難度不宜過大。期中或期末卷分值為150分,期中30%直接體現書本和課堂內容,40%為教材內容變異或練習冊的變異,30%為課外知識。第一學期的試題盡量降低難度,使學生保持好的學習情緒。第二學期才稍微有點難度,但也不能太明顯。名句的默寫盡量一開始就劃分好背誦范圍,也可以結合《晨讀》本來安排。每個學期兩次的統一測試沒有學校的統一安排之下,就盡量利用晚修時間。
試卷結構及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類型、內容 結構、分值 |
單元測試卷(120分,90分鐘) |
期中期末試卷(150分,120分鐘) |
客觀題(1-12道,每題2-3分) |
以所學單元的知識點為主,跟教材和課堂聯系緊密的,難度要放到最低,讓學生有把握感。 |
以所考范圍的知識點為主,同教材課堂有聯系,也應有一點的變異,但難度不大,經過動腦仍有把握感。 |
名句默寫(8-10個空格,每格1-2分) |
直接體現在所學課本必背篇目當中,否則所交代的《晨讀》篇目。 |
在考試范圍內的教材篇目中或者所劃分《晨讀》范圍當中。 |
詩歌鑒賞(2-3個問題,8-10分) |
課外詩篇,但容易理解,問題方向應結合平時訓練的內容。 |
課外詩篇,一流作家的二流作品,問題也應結合平時的訓練方向來定位。 |
語言運用(3-5分) |
結合課后梳理探究內容來定或者另外的課外知識也可。 |
落實每一必修課后的梳理探究知識,或課后也可 |
文言文閱讀(4道題,14-18分) |
3道選擇題,一道(2-3小題)翻譯題,可以用所學過的篇目片段或練習冊中習題。 |
3道選擇題,一道(2-3小題)翻譯題,課外篇目或練習冊中的課外篇目(有所變異),知識點應能聯系教材內容。 |
現代文閱讀(4道,16-18分) |
課外篇目,難度不大,學生容易理解內容,能把握問題方向 |
課外篇目,難度比單元的有所提高,但仍能把握問題方向。 |
寫作(40或60分) |
結合平時訓練的方向安排,40分。 |
結合平時訓練的方向安排,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