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考核通報
- 更新時間:2014-12-14
-
工作總結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2021年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考核通報》,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范本1
關于2014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考核情況的通報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為全面客觀評估全市2014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實施成效,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根據《上清市衛生局、上清市財政局關于印發2014年上清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辦法的通知》(上衛發〔2014〕58號)文件要求,我局于12月16日—12月25日組織人員分兩組對全市3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為中心)的基本公共衛生工作進行了考核。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本次考核在各中心自查自考基礎上,考核組隨機抽查兩個責任區進行考核。全市2014年考核項目平均分為84.42分,其中85分以上有17家。前五名為柳雁鎮第二、蕩江鎮、清市鎮第一、柳雁鎮第三中心;倒數后三名為蓉橋鎮第二、蓉橋鎮第三、虹芙鎮第一中心。
從考核的總體情況看,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已全面有序開展,各中心對項目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工作有所加強。但各中心項目工作開展不夠平衡,規范性欠缺,主要有:一是部分中心基礎信息摸底不清,報表上報不及時,數據統計不符合邏輯,不夠嚴謹;二是各中心電子檔案普通人群隨訪錄入不規范,有缺項;三是部分中心上門隨訪服務次數不夠,個別村存在空白點;四是大部分中心6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率未達標,個別未開展;五是部分中心全科醫師簽約服務流于形式,實際服務內涵不到位;六是部分中心項目績效考核辦法不合理,對責任醫師的督查考核存在“走過場”現象,沒有真正體現公平性,量化缺乏可操作性;七是部分中心重點慢性病未按分級管理的要求開展上門隨訪服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規范管理率較低;八是部分中心兒童系管率、孕產婦系管率較低等。
2015年,各中心要針對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抓好整改,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中心要高度重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充分認識項目工作的重要性,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二是加強管理,強化監督。各中心針對考核現場反饋中指出的問題,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措施,嚴格按規范要求,扎扎實實地抓好整改落實工作。
三是加強指導,嚴格考核。根據上衛發〔2014〕58號文件精神,各中心要合理制定責任醫生績效考核管理辦法,明確工作任務和工作數量,做好對轄區責任醫生及醫務人員的業務指導,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
附件:1、2014年上清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排名表
2、2014年上清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評匯總表
上清市衛生局
2014年12月30日
范本2
關于2014年度全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情況的通報
各市州衛生局(衛生計生委),財政局::
2014年4月,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在全省范圍內抽調38名專家組成6個考核組,進行統一培訓,實現統一標準,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則,通過查閱資料、現場抽查核實、電話隨訪和入戶訪談等形式,對14個市州、26個縣區、5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1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同時,對上一年度考核時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及指導,并要求限期整改,現將考核情況通報如下:
一、自查報告考核情況
工作進展自查報告考核,主要從報告內容完整性、報送時間及時性和支持材料完整性三個方面評定。總體看來,大多數市州能從項目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項目績效考核落實、項目進展和成效、項目資金管理、項目取得的經驗、項目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報告相關數據等七個方面完成總結報告。蘭州市、白銀市、張掖市、平涼市、嘉峪關市項目報告較為完整;大部分市州能按規定時限上報工作進展報告;張掖市隨報告所附相關支持材料較為齊全。
存在的問題:一是工作進展報告上報不及時。酒泉市、天水市、武威市、定西市上報的工作進展報告在規定時限內未收到,截止考核結束仍未收到酒泉市、天水市工作進展報告;甘南州上報材料內容與工作進展報告考核要求不相符。二是報告內容不完整。部分報告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不清楚,專業機構任務分工不明確,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不詳細,項目實施經驗未總結,各項服務執行情況數據不完整;大部分市州報告中未體現績效考核結果具體應用情況。三是報告支持性材料少。除張掖市、白銀市隨報告附了完整的資料匯編和工作手冊外,其他市州所附資料零亂或未附支持性材料。
二、考核組實地考核情況
(一)工作進展情況
1.組織管理
一是組織管理構架日趨成熟。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度重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堅持把項目工作作為醫改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全力推進,認真實施,成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組,實施方案精細,主體責任強化,職能分工明確,考核制度完善。慶陽市政府高度重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將其作為推進醫改、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納入年度目標管理,層層分解落實任務。修改完善了《慶陽市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考核與統計辦法》,并印發《關于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進一步加強中醫治未病工作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不斷健全管理機制;金昌市雙灣鎮中心衛生院按照“農村衛生社區化,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的理念,以創新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深入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已初步形成了以居民為對象、家庭醫生為主體的“村組包干、團隊合作、責任到人”的服務模式。二是專業機構協作能力穩步提高。衛生監督、疾病控制、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機構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納入日常工作,強化技術指導職能,確保各項服務規范運行。在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組織管理下,項目指導、督查、考核的工作協作機制逐步完善,協作能力不斷提高,工作效果逐年提升。三是督導考核方案科學合理。各地均制定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督導考核相關方案,考核結果運用更加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四是工作資料管理規范。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專業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能夠設置資料管理機構,制定資料管理辦法,配備資料管理人員。武威市天祝縣在工作資料管理方面較為系統,從項目實施到資金管理使用再到項目考核,整個過程資料詳實、記錄完整、歸檔整齊、管理規范。
2.資金管理
一是各級配套資金基本足額到位,人均經費達到30元標準。各市州基本能夠按照國家和省上的要求,及時足額的落實配套資金,達到人均補助30元的標準,其中,中央24元;省級4元;市縣兩級各1元。二是資金撥付比較及時,能夠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大部分市州能夠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先按比例預撥,經半年、年底考核或復核后,剩余資金的分配按實際工作完成的數量、質量和考核結果,獎優罰劣,以“以獎代補”形式,及時足額撥付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是資金管理使用逐步規范。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能夠執行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及會計制度》,規范賬務處理和會計核算,依據《甘肅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嚴格控制資金使用范圍,合理使用資金。隴南市文縣衛生局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核算不規范、支出不合理的問題,項目實施早期就成立會計核算中心,配置專業人員,實行“院財局管”模式,對全縣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賬務進行統一核算,保證了資金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四是補助村級資金比例逐年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資金使用比例上,總體能夠按照省上規定的比例使用,對村衛生室的補助經費,能夠及時足額支付,基本保證40%資金補助到村級,有效調動了村醫協助開展工作的積極性。
3.項目執行情況
各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開展基本公共衛生工作時,嚴格按照“工作重心下沉、服務關口前移”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服務意識,探索考核模式,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
(1)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所查機構為轄區居民建立統一居民健康檔案,檔案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對慢性病人和重點人群檔案實行重點管理,開展了隨訪和體檢。基層檔案規范率50%,失訪率15%,使用率70%。
(2)健康教育。一是能夠按要求制定健康教育計劃,設置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二是能夠將中醫治未病作為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項目中的積極作用。白銀市健康教育場地符合標準,健康教育印刷資料種類超過12種,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年更換次數超過6次,開展健康教育講座超過12次,宣傳講座資料真實,保存完整、規范。三是健康教育方式靈活,形式多樣。臨夏州衛生局整合衛生資源,以健康宣講“百千萬工程”為抓手,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與甘肅《健康周刊》合作,創辦每周一期的臨夏衛生專版;臨夏縣衛生局與廣電局合作開辦每周一期《健康之窗》欄目,通過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講活動,在提高居民健康素養上發揮了較好作用;定西市通渭縣和渭源縣對健康教育工作比較重視,以“健康教育進家庭”為抓手,廣泛推進“村級三件事” (健康文化墻建設、健康沙龍活動和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活動)的落實。
(3)預防接種。所查機構能夠嚴格按照國家規范開展工作,疫苗單針次報告接種率在95%以上。2013年對學校和幼兒園開展了春季、秋季接種證查驗工作,有工作計劃、安排和登記表,學生接種證查驗率達到100%,且絕大多數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預防接種登記與幼兒園或學校登記相符。
(4)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所查機構傳染病報告制度健全、報告規范、及時。門診日志、傳染病報告卡、網絡直報數據一致。能夠按照要求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成立領導小組,開展應急演練。
(5)孕產婦健康管理。孕產婦保健管理日趨規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產后訪視及時。張掖市山丹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轄區孕產婦簽訂有效期1年的《家庭醫生式服務協議書》,明確服務內容、形式和方法,嚴格按照協議要求開展服務,使服務對象得到系統化服務。
(6)0-6歲兒童健康管理。所查機構兒童健康管理項目執行情況較好,兒童健康檢查、隨訪次數、服務內容逐步規范。0-6歲兒童系統管理率為94.7%。
(7)老年人健康管理。抽查65歲以上老人檔案540份,檔案真實率達到94.5%,健康管理率90 %。全年至少享受1次免費體檢服務的人數485人,體檢率82.6%,體檢表完整率73.5 %。
(8)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各市州2013年度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任務基本完成。隨訪工作方法不斷創新,大多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采取片醫加團隊的服務方式,定期上門開展隨訪服務,通過“分片包干、團隊實施、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保證慢性病規范管理率逐步提高。蘭州市白銀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到定期上門開展隨訪服務,通過“網絡化管理、團隊包干、責任到人”等方式,使慢病管理人群逐年遞增。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在開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線索排查的基礎上,對確診患者能夠做到及時建檔,及時上報,加強隨訪服務工作,耐心溝通,噓寒問暖,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嘉峪關市勝利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性精神病管理人員工作認真負責,工作記錄精確詳實,資料整齊完備,并在定期隨訪時經常與患者聊天溝通,關心照顧,建立了良好地醫患關系,使工作能夠保質保量順利開展。
(10)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各市州按照《甘肅省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實施細則(試行)》,開展培訓、制定計劃、規范制度、明確專(兼)職人員工作職責,配發監督協管員服裝,及時做好相關業務咨詢、巡查、信息收集和報告等工作。酒泉市衛生監督協管工作推進較快,制度完善,開展項目較多,巡查記錄完整,資料齊全。
(11)中醫治未病。各機構廣泛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設有健康教育宣傳陣地,通過發放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處方和宣教資料,宣傳中醫藥防病和保健知識,積極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在門診和慢病管理中實施中醫藥適宜技術為患者服務,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健康指導,得到群眾的普遍認可。甘南州瑪曲縣把藏醫、藏藥運用到慢病和重點人群服務管理中,村衛生室醫療主要以藏醫、藏藥為主;平涼市莊浪縣利用中醫體質辨識軟件,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健康指導,并根據不同體質印制了健康教育處方,工作效果顯著,群眾認同度、滿意度較高。
4.綜合滿意度調查
以不記名方式對基層醫務人員滿意度調查,采取電話訪談、調查問卷、面對面訪談、入戶調查等方式對轄區內接受服務的居民滿意度進行調查。轄區群眾滿意率87.9%,衛生技術人員滿意率98%。
(二)存在的問題
1.組織管理
一是工作記錄和資料不全。金昌市培訓資料不全,影像圖片時間與實際不符,培訓內容不全。二是績效考核過程記錄不詳盡,考核結果不能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掛鉤。白銀市、甘南州督導考核原始資料零亂,檔案管理不規范;武威市考核內容、過程及結果應用記錄不完整,考核無時間和人員簽名。三是人員培訓不到位,專業機構督導記錄不完整。專業機構督導檢查頻次低、不規范,不能按原衛生廳《關于進一步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責任及有效使用項目經費的通知》(甘衛社發〔2012〕354號)要求,明確分工,行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資金管理
一是個別地區配套資金未落實或落實滯后。臨夏州臨夏縣、和政縣、甘南州瑪曲縣2013年州、縣兩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財政配套資金未落實,尤其是甘南州瑪曲縣8個行政村2013年村醫補助資金未落實。二是資金分配、支出不合理。臨夏州和政縣分配縣疾控中心資金22萬元,宣傳、培訓支出20.5萬元,全部未實行政府采購,其他資金支付單位日常運行經費;分配衛生監督所188120元,購置辦公桌椅、監督服務支出68950元,其他資金支付單位日常運行經費。三是資金累計賬面余額較大,支出不合規。截止2013年底白銀市會寧縣會師鎮社區服務中心結余資金118865.68元,不合理支出52470.40元,翟家所鄉衛生院結余資金159905.20元,不合理支出9535.60元;白銀市靖遠縣烏蘭社區服務中心結余資金79905.05元,不合理支出107810.44元,糜灘鄉衛生院結余資金1001452.40元,不合理支出24221.76元。四是大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部控制不健全,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賬務處理和會計核算未按相關規定執行。全省大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人員為兼職人員,無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出納職責不清,會計記賬科目使用錯誤或不規范,無銀行日記賬,不重視機構報表,雖然經過培訓,但效果不明顯,對新會計制度沒有完全掌握,業務能力較弱。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所發生的公用費用完全使用均等化專項經費支付,未按規定在醫療支出和公衛支出中進行核算分攤。
3.項目執行
總體來看,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時,在計劃制定、活動實施、工作記錄、工作總結、項目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全省項目開展成效參差不齊,人員業務素養良莠不齊,不能按規范要求抓項目開展,不懂不會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1)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一是居民健康檔案不符合2011版規范。隴南市、酒泉市瓜州縣未使用2011版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進行健康檔案管理。金昌2013年的普通居民健康檔案使用自制的信息表和體檢表,不符合規范要求;臨夏州和政縣、臨夏縣,甘南州迭部縣、瑪曲縣檢查的四個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存在居民電子檔案只有居民基本信息,無健康體檢內容;蘭州市城關區青白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皋蘭縣石洞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定西市通渭縣未按國家2011版規范要求建立居民檔案,自2013年10月起軟件管理系統一直停用。二是檔案不真實。嘉峪關市勝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真實檔案較多;渭源縣清源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蓮峰鎮中心衛生院居民健康檔案記錄和體檢表有虛假現象,特別是蓮峰鎮居民健康檔案多數沒有聯系電話;平涼市靈臺縣西屯鄉衛生院居民健康檔案中大社村一百多居民血壓值一致(都為120/80mmHg柱)。三是檔案更新不及時,老檔、死檔的問題比較嚴重。全省居民健康檔案基本停留在2011年建檔基礎上,普遍不能按要求做到對檔案及時更新,有效利用。
(2)健康教育。一是各地普遍存在未按標準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更換不及時。健康教育宣傳欄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數量不夠、面積不足,資料照片不規范,不能每2個月更換一次。二是健康教育缺少必要場地和設施。多數基層醫療機構健康教育沒有固定場所和必要設施。三是健康教育資料不規范。從事公共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員業務能力不強,公文撰寫能力差,人員變動頻繁,健康教育檔案管理不規范,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和總結沒有與全年單位整體工作計劃和總結對應,內容簡單、空洞、不具體,缺乏活動計劃安排,總結中無具體數據。健康教育活動記錄表不統一,無居民簽到表、健康巡講、健康教育材料制作和發放記錄,照片資料只顯示局部場景,不能反映活動主題和全景,個別單位記錄有臨時補記的嫌疑。四是健康講座稿件過于專業,針對性、科普性不強。健康講座講稿過于專業,有些內容完全是網上下載,沒有經過認真把關,形成通俗易懂的講稿或宣傳材料。
(3)預防接種。個別機構未達到規范化接種門診標準,存在卡證不符、錯項、填寫不規范、接種證遺失現象,入托入學查驗記錄不規范,不夠細化。隴南市康縣王壩鄉衛生院與文縣碧口鎮衛生院查驗記錄不完整且與登記不相符,存在第二劑麻疹疫苗漏種情況;慶陽市鎮原縣社區服務中心兒童麻疹第二劑接種,抽取30例,登記卡和系統顯示未接種5人。
(4)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及處理。一是傳染病報告不規范。臨夏州和政縣城關鎮衛生院傳染病全年上報只有5例,未見門診日記登記,卜家莊衛生院全年7例,門診日志只有1例登記。二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不強,普遍存在無培訓、無演練、無記錄、無圖片資料等現象,相關制度可操作性不強,方案、預案不全面,更新不及時。甘南州迭部縣和瑪曲縣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及相關資料。三是個別機構結核病及艾滋病管理能力薄弱。隴南市康縣陽壩鄉衛生院未進行轄區內艾滋病咨詢登記,文縣碧口鎮衛生院轄區內結核病管理及艾滋病咨詢登記不規范。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一是兒童隨訪不規范。蘭州市個別檔案0-6歲兒童健康管理頻次不符合要求,對12個月齡以上兒童只進行了3次健康體檢登記,未能按要求完成4次體檢。二是檔案管理不規范。蘭州市皋蘭縣石洞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健康檔案相應表單及內容未按國家2011版規范要求進行記錄;慶陽市慶城縣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一個腦癱患兒,健康檔案體檢表上填寫的是正常健康兒童;平涼市靈臺縣西屯鄉衛生院無紙質版檔案,電子檔案未記錄兒童家長聯系方式,個別檔案未記錄兒童發育評估情況。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童保健人員業務水平普遍偏低,工作完成質量不高。
(6)孕產婦健康管理。一是隨訪記錄不規范。臨夏州和政縣產后訪視未開展,臨夏縣產后訪視表有漏項;蘭州市、定西市各機構對產婦的產后訪視記錄中關于產婦一般健康狀況的描述過于簡單,不能反映出產婦產后恢復的具體情況。二是檔案管理不規范。金昌市、平涼市、慶陽市、臨夏州和政縣、甘南州瑪曲縣、蘭州市皋蘭縣孕產婦健康檔案相應表單及內容未按國家2011版規范要求進行記錄。
(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一是慢病篩查不到位。由于建檔案時,沒有按規范要求進行健康體檢,因此對慢病人群篩查不到位,慢病發病率遠遠低于全國發病率,且幾年內沒有新增病例的現象比較普遍。二是慢性病規范管理率低。張掖市山丹縣、臨澤縣、酒泉市金塔縣高血壓、糖尿病規范管理率較低,50%以下。三是未開展慢病管理或管理不規范。甘南州迭部縣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管理回訪表中有漏項、缺項,不能進行規范化管理,瑪曲縣尼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未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蘭州市皋蘭縣、定西市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未按國家2011版規范管理;定西市對連續隨訪血壓、血糖控制不達標的患者沒有及時轉診記錄;平涼市靈臺縣杜店鄉衛生院高血壓患者管理,無檔案號和聯系電話。
(8)老年人健康管理。所查個別機構未按國家2011版規范要求開展工作。定西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無體檢表,體檢項目不完整,缺少原始化驗單;甘南州迭部縣、瑪曲縣、臨夏州和政縣未開展每年一次的老年人健康體檢。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一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檔案信息不全,管理不規范。重癥精神疾病診斷不符合規范要求,檢查表缺項多。隴南市康縣王壩鄉衛生院個人信息補充表未填寫,個人體檢記錄不規范,未測血糖,抽查病例隨訪次數均未達到國家規范要求,康縣陽壩鄉衛生院個人信息補充表未歸檔;隴南市文縣石坊衛生院檔案未編號,無相關檢驗設備,未開展體檢工作,個人信息補充表未及時更新。二是個別機構未按國家2011版規范要求開展工作。
(10)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一是衛生監督協管制度不全,大部分機構少于11種。嘉峪關市衛生監督協管制度只有5種;慶陽市鎮原縣平泉鎮中心衛生院衛生監督協管相關制度只有4種。二是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巡查記錄缺項。慶陽市鎮原縣平泉鎮中心衛生院、平涼市靈臺縣衛生院缺少開展五項監督協管服務的巡查記錄。三是普遍存在監督項目頻次和時間安排不明確,監督文書語言不規范問題。四是基本資料不清晰,未及時上報衛生監督協管信息。
(11)中醫治未病。一是各地普遍存在中醫治未病服務檔案資料不健全,管理不規范現象。部分機構中醫藥健康教育宣傳不到位,中醫氛圍營造不夠,沒有開展養生保健、食療藥膳、傳統體育等服務,未針對重點人群開展中醫藥服務。慶陽市、白銀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未針對重點人群開展中醫藥服務。二是由于目前全省基層社區衛生管理軟件平臺存在公共衛生和臨床工作脫節問題,針對重點疾病、重點人群的臨床藥物包括中醫藥應用動態情況不能及時反映到電子檔案中。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加強制度建設,細化管理體系。細化項目實施方案和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的分工,做到人員分工清楚、工作職責明確、項目服務規范。加大對基層從事公衛人員的崗位補助,將責任心強、服務能力好、專業素養高的技術骨干充實到基層基本公共衛生工作一線。進一步發揮疾控、衛生監督、健康教育、婦幼部門等專業機構的業務指導作用,成立技術專家小組,加強督導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斷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規范化,努力達到三個滿意(政府滿意、居民滿意、職工滿意)要求。
二是加強督導考核,完善獎懲機制。市、縣兩級進一步加大督導考核力度,特別是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考核,把考核結果與補助配套經費的撥付掛鉤,著重解決“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有效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項工作落實。通過落實各項服務規范、強化各項規章制度,改變考核模式來進一步嚴格考核獎懲,獎懲要體現崗位工作質量和數量,做到“誰服務、誰受益,服務多少、受益多少”,從而有效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加強資金監管,規范資金使用。按照《甘肅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甘財社〔2014〕18號)和《甘肅省財政廳、甘肅省衛生廳關于印發〈甘肅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甘財社〔2011〕32號)要求,加強資金管理。進一步規范經費撥付程序,落實資金保障,健全經費撥付考核機制,簡化考核程序,確保考核結果真實、客觀地反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項目數量、質量及社會效果。嚴禁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轉入基本醫療收入。檢查中存在資金撥付不及時、擠占挪用等問題的市州將在下一年扣減相應的中央和省級補助經費。
四是加大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水平。加大基本公共衛生專干隊伍的建設力度和培訓力度,特別是鄉鎮衛生院院長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及具體負責項目工作的業務人員,要進行系統性基本公共衛生工作內容培訓,下大力解決好不懂、不會的問題。學習、借鑒好的經驗,取長補短,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單位服務質量,科學規范開展工作,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使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項目實施成果。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人員培訓,針對基層財務人員多為非專業兼職人員的特殊情況,制定簡單易懂、可操作性強的培訓方案,確保資金管理規范、安全。
五是嚴格執行規范,提高服務質量。嚴格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版)》規范表格要求,進行建檔、體檢、隨訪,并及時錄入到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全面落實體檢表中的各項體檢工作,提高檔案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加大居民檔案的更新力度,有計劃、分步驟每年完成相應更新任務,及時更新相關健康信息,實行動態管理,提高檔案的使用率。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提高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發現率,進一步加大規范管理力度,不斷提高隨訪質量和體檢質量。全面落實65歲以上老年人的登記管理工作和年度體檢工作,確保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規范孕產婦和0-6歲兒童健康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六是廣泛深入宣傳,提高居民知曉率。繼續利用廣播、電視、標語、傳單、短信等多種傳媒手段,把宣傳工作和“健康素養”活動、 “村級三件事”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宣傳,強化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城鄉居民防病意識和保健意識,讓群眾自覺、主動接受服務管理,逐步樹立自我健康管理理念,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建立起維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
附件: 1.各市州2013年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綜合得分表
2.各市州2013年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現場抽查考核得分表
3.各市州2013年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展情況報告考核得分表
甘肅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甘 肅 省 財 政 廳
2014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