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縣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方案
- 更新時間:2015-06-07
-
計劃方案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區縣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方案》,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xx縣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7號),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府辦發〔2015〕63號)精神,縣政府決定開展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一)工作目標。2015年底前,完成全縣城市地下管線和長輸管線普查與更新,建立我縣級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使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水平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工作任務。開展城市市政地下管線以及跨區縣長輸管線的基礎信息普查,獲取管線的地理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全面了解地下管線的運行狀況,摸清地下管線存在的結構性隱患和危險源,開展隱患排查;在管線普查與更新的基礎上,整合各行業和權屬單位的管線信息,建立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推進各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建立完善專業管線信息系統,完善地下管線信息動態更新機制,實現信息的共建共享。
二、工作內容
(一)制定技術標準。
根據國家和行業的相關要求,采用全市統一制定的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技術標準,包括《重慶市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技術規程》、《重慶市地下管線基礎信息共享與服務標準》以及地下管線隱患排查相關標準。
(二)開展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
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范圍為城市建成區內的市政管線和跨區縣的長輸管線,不含小區內部自建管線。
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的管線種類包括各類埋設于地下的給水、排水、燃氣、熱力、工業、電力、通信(含廣播電視)等管道(溝、廊)和線纜及其附屬設施。普查與更新應掌握地下管線的種類、數量、功能屬性、材質、管徑、平面位置、埋設方式、埋深、高程、走向、連接方式、權屬單位、建設時間、運行時間、壓力、壓強、管線特征、沿線地形以及相關場站等信息。
(三)開展地下管線隱患排查。
隱患排查應全面摸清存在的結構性隱患和危險源,特別是要查清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具體情況包括:隱患地點、隱患類別、隱患部位、隱患描述、責任單位、責任人、是否有安全標識、是否采取整改措施等。
(四)建立與完善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建立全縣的地下管線數據庫和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各類專業管線信息系統,在做好保密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實現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的共建共享,為規劃、建設、管理以及應急搶險提供服務。
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應具備不同的服務模式,既服務政府部門,也服務管線權屬單位。系統建設應遵循標準統一、服務差異化的原則。系統數據覆蓋城市建成區范圍,按區域和專業類別相結合的模式向各縣級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提供服務。管線數據應定期匯交,經質檢合格后進入全市數據庫,為市級政府部門提供服務。
(五)建立地下管線信息動態更新機制。
依據《重慶市管線工程規劃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194號)要求,充分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按照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通過實施管線工程放線、驗線、竣工核實測量,及時獲取管線更新數據,更新相關專業管線信息系統。
各管線建設單位應及時將管線更新信息報送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保證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動態更新。
三、工作要求
(一)參考數據整理。
管線權屬單位和其他管線信息管理部門應及時整理所屬地下管線的相關基礎資料,包括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場站設施的電子和紙質數據及相關屬性數據等資料。
(二)管線取舍標準。
參照國家相關規范,結合我縣實際情況,本次城市市政地下管線及跨區縣長輸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取舍范圍按下表執行。
市政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取舍標準
管線類別 |
需普查與更新的管線 |
備 注 |
給水 |
管徑≥ |
|
排水 |
管徑≥ 方溝≥ |
雨水篦子及其連接管道不測 |
燃氣 |
管徑≥ |
|
工業 |
全 測 |
|
熱力 |
全 測 |
|
電力 |
電壓>380伏 |
|
通信 |
全 測 |
交通信號燈、攝像頭 及其連接管線不測 |
(三)普查與更新要求。
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應在已有管線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其中,已有普查管線數據和竣工實測管線數據在與新增管線進行銜接后可直接利用。其他管線設計、施工、竣工資料在利用前,需評價和核實資料的準確性和可利用程度。普查與更新的新增管線要與已有管線進行銜接。
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主要針對未開展地下管線普查的區域,采取全要素普查的方式普查。對已交付使用的地下管線,以管線權屬單位提供的管線數據為基礎,進行現場調查、探測。對在建地下管線則要求覆土前進行測量。
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更新主要針對已開展過地下管線普查的區域,采取查漏補缺的方式更新。在管線權屬單位提供的新增管線數據的基礎上,探測和調查新增管線。管線權屬單位對所提供資料質量負責,資料應真實、準確、現勢性強,須通過質量檢查和坐標轉換,并滿足數據庫要求。
隱患排查由管線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管線權屬單位按照相關職責開展。
(四)成果要求。
1.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數據要求。
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數據包括地理信息數據、地下管線數據、元數據,以及運行維護管理等數據。地理信息數據主要是地理空間框架要素,地下管線數據包括各類管線及附屬設施的空間位置和幾何形狀等,元數據包括探測單位、探測人員、探測時間等信息。涉及國家秘密的地下管線信息,要嚴格按照有關保密法律法規和標準進行管理。
2.地下管線數據庫要求。
地下管線數據庫應建立管點表、管線表、設施面表、工程信息庫文件結構表等數據表。地下管線數據庫對縣級部門和各管線權屬單位按權限和區域提供共享服務。
3.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要求。
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應具備放大、縮小、全屏、漫游、圖層控制、數據加載等基本功能以及查詢、統計、編輯入庫、分析、管理等專業功能。系統應具備完善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
(五)涉密資料管理。
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資料要嚴格按照有關保密法律法規和標準進行管理。
四、組織實施
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五部門及市政府所發通知要求,縣人民政府作為責任主體,應加強城市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普查工作組及其辦公室,明確相關職責,統籌做好管線普查工作。
(一)普查實施進度安排
1.準備階段。4—5月為準備階段,需要從六個方面做好準備工作:一是及時召開動員大會;二是健全工作機制;三是落實普查經費;四是完成普查實施單位招標工作;五是相關部門及時提供基礎資料;六是落實普查隊伍。
2.實施階段。6—11月為普查實施階段,該階段主要把好三個關:一是把好進度關,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確保按時完成;二是把好質量關,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將質量控制貫穿于整個普查工作;三是把好安全保密關,抓好安全保密教育,強化安全保密檢查,保證人身、財產、數據和成果安全。
3.收官階段。12月至2016年2月為收官階段,主要完成四項任務:一是完成數據送檢,按進度計劃分批次進行數據送檢,做到完成一批送檢一批,合格一批入庫一批;二是按時上交普查成果,對合格的數據成果進行整理歸檔,于12月底前上報市里;三是完成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按全市統一的技術標準建立我縣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于2016年2月底前完成;四是推動數據動態更新與共建共享,建立地下管線動態更新機制以便用活用好普查數據。
(二)成立縣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組織機構。
1.增設縣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組。
在縣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下增設xx縣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在縣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組長領導下,專項負責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工作組由縣政府辦主任、縣規劃局、縣安監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縣發展改革委、縣財政局、縣經信委、縣城鄉建委、縣交委、縣公安局、縣文化委、縣保密局、縣供電公司、長興公司、民生天然氣公司、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等單位分管負責人為成員。工作組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范圍的城市市政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
工作組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國家和重慶市有關文件精神,做好統一領導,推動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負責普查與更新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負責重點、突出問題的工作協調。
副組長單位縣規劃局主要職責:負責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的綜合協調;負責制定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方案;負責制定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技術規程、管線數據建庫標準、信息系統建設方案;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城區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工作;負責建立和完善縣級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負責建立地下管線動態更新機制。
副組長單位縣安監局主要職責:負責督促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制定地下管線隱患排查標準,對行業主管部門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隱患實施督辦。
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完成相關工作,具體職責見附件。
2.工作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縣地下管線普查辦)。
縣地下管線普查辦設在縣規劃局,辦公室主任由縣規劃局分管負責人擔任,工作組各成員單位聯絡人員和管線權屬單位相關負責人為成員。
縣地下管線普查辦主要職責:做好工作組日常工作,負責普查與更新工作的綜合協調;負責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制,編制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技術規程、管線數據建庫標準、信息系統建設方案,組織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成果驗收;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城區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工作。
(三)管線權屬單位。
按照工作組和管線行業主管部門部署的工作任務,組織和完成各項具體工作。包括: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對所屬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場站設施電子和紙質數據及相關屬性數據等資料進行整理,向縣地下管線普查小組匯交;負責所屬管線建設時間、運行時間、壓力、電壓等屬性的普查與更新;負責所屬跨區縣長輸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對普查與更新成果中的所屬管線信息進行審核確認;負責所屬管線隱患排查,提出整改意見;負責承擔所屬管線普查工作經費。xx縣地下管線權屬單位縣城鄉建委、縣文化委、縣長興公司、中國電信xx分公司、中國移動xx分公司、中國聯通xx分公司、縣供電公司、民生燃氣公司等8個單位,各單位應按上述要求完成普查工作,其中縣文化委、縣長興公司、中國電信xx分公司、中國移動xx分公司、中國聯通xx分公司、縣供電公司、民生燃氣公司等7個單位所屬的營業性地下管線應承擔所屬管線普查經費。
(四)普查實施。
1.縣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城區城市市政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市級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2.縣安監局負責督促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制定地下管線隱患排查標準,對行業主管部門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隱患實施督辦。
3.各管線權屬單位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實施相關具體工作。
五、工作保障
(一)工作機制。
1.協調機制。工作組定期組織開展工作協調會,研究協調普查與更新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縣地下管線普查辦建立聯絡員制度,負責一般性、日常性的工作協調。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工作組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普查與更新相關工作。
2.督辦機制。縣政府有關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要嚴格按照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務求實效。縣地下管線普查小組負責督辦日常工作,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
3.信息通報機制:以信息、簡報、專報等形式,建立與政府有關部門、管線權屬單位的工作溝通交流渠道,及時反映情況,落實要求。
(二)質量保障。
參加全市統一制定的技術標準和建設方案技術培訓。建立普查與更新工作檢查驗收質量保障制度,實行全過程質量監管。
(三)經費保障。
1.城區市政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與更新工作以及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運行維護經費由縣財政和管線權屬單位共同承擔。
3.跨區縣長輸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經費由管線權屬單位承擔。
4.隱患排查工作經費由各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共同承擔。
附件1.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府辦發〔2015〕63號)
2.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地下管線普查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辦發〔2015〕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