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樂縣五措并舉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水平
- 更新時間:2020-11-08 10:56:18
-
經驗信息范文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康樂縣五措并舉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水平》,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近年來,康樂縣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全局性工作、戰略性任務、基礎性事業、生命線工程,深化創建內涵,豐富創建載體,五措并舉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水平。在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上求廣度。分類實施宣傳教育“全覆蓋”工程,通過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邀請專家學者專題輔導、民族宗教理論政策“百場萬人大宣講”等活動,在黨員干部、青少年、各族干部群眾中持續開展黨的民族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培訓,進一步擴大了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的知曉率和知曉度,引導各族干部群眾不斷增強“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意識。
在營造濃厚宣傳輿論氛圍上求熱度。每年宣傳月活動期間,隆重舉行啟動儀式,組織30多個縣直部門聯合開展大型宣傳活動,通過現場咨詢、發放宣傳品、懸掛橫幅、書寫永久性宣傳標語集中開展宣傳活動,采取編印宣傳資料、舉辦書畫展、制作專題片、文藝演出,在主要公路沿線設立大型宣傳牌、縣城主要街道隔離帶制作道旗、宣傳牌,利用燈箱、廣告、電子屏、出租車頂燈等滾動播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標語,各單位、各鄉鎮制作宣傳展板,在各族黨員干部和群眾中廣泛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規和民族基本常識,努力增強宣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在第十七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上,對涌現出的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進行了表彰。
在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上求深度。積極爭創國家、省、州、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在社會各個層面選樹了一批示范性、標桿性先進典型。全縣有縣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331個,州級示范單位49個,省級示范單位5個、教育基地1個。25個模范集體、24名模范個人受到州上表彰,2個模范集體、4名模范個人受到省上表彰,1名模范個人受到國家表彰。同時,在縣電視臺常年開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宣傳專欄,聯系省州有關媒體通過記者走基層、制作專題片、動態新聞等,深度宣傳報道民族團結先進典型,集中報道在民族團結進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在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特色品牌上求力度。充分利用康樂獨特的人文歷史、地緣特色、民族民俗和生態稟賦,著力打造“一墻一園(街)一游一網兩館五融多點”為支撐的創建工作特色品牌。將縣城濱河文化廣場打造建設成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在公路沿線設立民族團結進步文化墻,在重點鄉鎮、村打造了一批民族團結主題小廣場、小花園;利用景古紅色政權紀念館和縣博物館,組織干部職工、社會各界、青少年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利用蓮花山、草場溝、竹子溝等旅游景點,組織開展民族團結主題游活動;“線上”“線下”全方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打造25個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征集設計完成康樂縣民族團結進步標識(LOGO),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書畫展、詩歌朗誦比賽、有獎征文活動和手抄報征集活動,使創建工作突出康樂特色、彰顯康樂底蘊、形成康樂經驗。
在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上求溫度。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集中實施“3+1+1”沖刺清零行動,2019年底全縣8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33%,實現了整縣脫貧摘帽的偉大壯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促進旅游、肉牛、勞務、育苗中藥材等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增加各族群眾產業收入。全覆蓋實施“一拆四改兩化”工程,全方位推進農村房前屋后環境衛生整治,大規模開展種花種草、園林綠化行動,城鄉環境面貌顯著改善。扎實開展控輟保學攻堅戰,失輟學學生全部勸返入學,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71%。新建標準化村衛生室12所,做到了農村貧困人口參保全覆蓋、資助全落實、待遇全享受。完成危房改造2497戶,1066戶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全部建成入住。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解決了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和供水不穩定問題,農村自來水入戶率100%。全縣農村通村道路硬化率100%。(馬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