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市組織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匯編
- 更新時間:2021-03-29 14:50:55
-
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2021年市組織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匯編》,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2021年市組織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匯編第1篇
2013年,xx縣堅持以服務發展為主題,以創新創優為主線,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不斷提升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
一、以構建“雙考一評”考評體系為抓手,進一步釋放干部隊伍“正能量”。實施干部“雙考一評”制度,圍繞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加強對全縣機關干部德、績的綜合考核,將日常考核與年終考評相結合、群眾評議與領導評價相結合、正面測評與反向測評相結合、量化考評與綜合定性相結合,依據考評結果,先后提拔重用58名科級干部。實施干部“一線工作法”鍛煉機制,將干部放到項目推進一線檢驗能力、放到服務企業一線壓擔鍛煉、放到社會管理一線培養群眾觀念,該做法在全市推廣。實施機關干部考學制度,對710名50周歲以下科級干部實行閉卷考試,并將考學格次記入干部檔案,引導各級干部學理論、增知識、提素能。實施干部陽光監督“三報三查三反饋”運行機制,建立干部反“四風”三級預警機制,全省干部監督“三員一網”建設座談會在我縣召開。
二、以放大“科技與人才節”活動效應為重點,進一步深化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突出節會引才,在全省縣級層面首家舉辦“科技與人才節”,邀請50多所國內外知名高校、152名“兩高一海”人才參加,簽約“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等高端人才26名,簽訂政產學研合作項目103個,以節會形式招才引智的做法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服務產業用才,開展以“百家企業聯姻百所高校院所、百名專家支撐百億特色產業”為主要內容的“雙百”活動,注重發揮科技鎮長團以才引才、服務產業的作用,相關做法被省人才辦推廣。優化環境留才,出臺招才引智促進創新創業工作意見,對省“雙創”項目給予1:1配套資助,開工建設城北創新城、未來科技城、2.5產業園等公共服務平臺,全縣新增省級企業工程研發中心13家,累計建成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16家。
三、以打造“服務型”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深化黨員純潔性教育,率先出臺加強黨員隊伍純潔性建設的意見,創新“四個延伸”黨日活動形式,全面落實領導干部聯系指導、定期參加黨日活動制度,我縣榮獲全市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特等獎。優化基層組織設置,依托縣內新特產業基地,推行“四位一體”產業集群黨建模式,得到省委組織部專題調研組的充分肯定;依托縣民營創業園、鎮區工業集中區,創新非公黨建“微積分”模式,獲全市非公黨建工作法案例評比第一名。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結合村黨組織換屆,集中調整100名村黨組織書記,以“提升服務群眾能力”為主題,對換屆后村干部隊伍開展兩輪專題培訓;持續實施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工程,我縣大學生村官在全市首屆大學生村官農活農技能力競賽中獲得一等獎。提升遠程教育學用實效,創新遠程教育“動態組合”學用模式,為全省遠程教育學用工作會議提供了高標準的觀摩現場。
下一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精神,著力推進四個方面工作:一是突出領導帶頭和問題導向,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統一部署要求,扎實抓好規定動作,務實推進創新動作,以開展“四抓四促”主題活動為抓手,對基層單位分類查擺問題、分類整改落實、分類建章立制,確保取得實效。二是突出德績考核和監督管理,切實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學習貫徹新修訂的《干部任用條例》,完善干部德績考核評價體系,改進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工作,繼續實施年輕干部“410”培養規劃,深化干部作風建設預警提醒機制,持續推進干部監督“三員一網”建設。三是突出活動引才和平臺建設,著力構筑人才創新創業高地。舉辦xx縣第二屆“科技與人才節”、首屆“xx人才創業大賽”,成立縣“雙創”人才服務中心,強化人才項目資金管理,實施水鄉英才集聚計劃,力爭實現全縣規模以上企業一企一名高端人才、50強企業一企一個“雙創”團隊。四是突出素能提升和發展富民,傾力打造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積極實施“基層組織設置創新工程”、“村干部培訓全覆蓋工程”、“村級經濟倍增工程”、“黨員隊伍管理提升工程”,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服務改革發展、服務基層群眾的實效。
2021年市組織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匯編第2篇
平順縣農委主任宋愛民
近年來,平順縣立足地理環境特點和生態優勢,圍繞脫貧謀全局,依托產業抓脫貧,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全力推進中藥材、休閑農業、設施蔬菜三大特色產業和馬鈴薯、旱地西紅柿、核桃、花椒等傳統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脫貧攻堅工作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全鏈條中藥材產業化發展。在推進標準化種植方面,著重在構建試驗、示范、輻射推廣相結合的中藥材種植體系上下功夫,建立試驗基地500余畝,種植黨參、黃芩、黃芪、柴胡、桔梗等73個品種,推廣種植10個品種共2萬多畝。在提高組織化程度方面,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引進和扶持中藥材企業與合作社發展壯大。目前,全縣中藥材加工企業達到14家,專業合作社達到172家。在健全營銷體系方面,建立了“1部、10站、50個聯系點”的中藥材網格化收購體系。同時,采取電子商務“互聯網+”模式,網上銷售1500多萬元。在實現規模化倉儲方面,振東集團中藥材加工倉儲基地,建筑面積36715平方米,倉儲能力達到2萬噸,是全國四大倉儲基地之一。目前已倉儲各類藥材7千余噸。在加快加工特色化方面,先后引進了振東集團、長治欣玉等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培育壯大了振中綠色、臥虎山、森宇璽等本地中藥材企業,在中藥材產品研發上下功夫,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目前,振東集團全國最先進的青翹加工一體化設備已投入使用,破殼機、切片機等加工設備已運行,可日加工藥材30噸,日產值達100余萬元。我縣還研發生產了潞黨參口服液、黨參茶、黨參脯、連翹茶等相關產品。2016年全縣中藥材面積達到50.34萬畝,種植戶達到2萬戶,其中貧困戶4000余戶、貧困人口1.2萬人,中藥材總收入達到2.072億元,帶動全縣農民人均中藥材收入達到1546元;
二是突出優勢發展休閑農業。我們立足優越自然條件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全縣已發展工藝品加工、編織、農家旅社、寫生基地等特色農業旅游村30多個,85個村莊被列為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岳家寨、神龍灣、黃花、豆峪、蟒巖等11個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神龍灣、白楊坡等先后被命名為歷史名村和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平順縣2016年被國家農業部和旅游局命名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縣鄉村旅游服務行業從業貧困人口達5700人,發展農副土特產品加工企業6家、旅游紀念品開發企業6家、旅游購物攤點達到200余個,輻射帶動500余戶,3000余人增收致富。
三是大力推進設施農業和傳統農業發展。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政策為驅動,積極響應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理念,立足實際,引導企業、合作社、農戶積極發展對光熱要求較少和用水量較少的食用菌設施農業。2016年種植食用菌420萬棒,產量達到3360噸,產值達到2200萬元;設施蔬菜大棚達到800個,年生產總值達到2500萬元,帶動1500多個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人均年收入1萬元以上,其中有1000余戶貧困戶從中直接受益。同時,依托脫毒馬鈴薯、旱地西紅柿、優質核桃、大紅袍花椒等傳統產業,創建四大產業示范園區,形成了村有產業、戶有項目的發展格局,為農民增收致富拓寬了渠道。
2021年市組織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匯編第3篇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年以來,我國相繼發生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和特大地震災害,國家電網遭受嚴重損失,國家電網公司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干部員工經受了嚴峻考驗。
1月中旬至2月上旬發生的冰災,由于覆冰厚度大大超過我國現行的設計標準,公司經營區域內華中、華東2個區域電網和10個省級電網遭受重大損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電網損毀嚴重。公司經營區域545個縣(區)、2700多萬用戶受到影響,其中80個縣(區)供電幾乎全部中斷。災害對電網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國家電網再次遭受重大損失。公司系統遇難員工150人,失蹤255人,受傷390人,其中重傷100人。四川、甘肅、陜西、重慶等電網特別是四川、甘肅電網遭受重大損失。岷江流域6座水電站受到嚴重損壞。公司經營區域23個市地、110個縣的供電受到影響。
兩次災害共造成公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20億元,電網恢復重建需要投入736億元。在特大自然災害面前,國家電網公司黨組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快速反應,緊急動員,科學組織,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全力開展了抗災救災大會戰。
在歷史罕見的冰雪災害面前,公司各級黨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和干部員工迅速行動,緊急組織對線路、桿塔進行大規模除冰。緊急調動26.6萬人,調配56.6億元的設備物資投入電網搶修和恢復重建。公司員工和離退休職工捐款1.15億元。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確保了受災地區主網的安全,保障了災區群眾春節期間的基本生活用電,提前23天完成國務院確定的電網恢復重建任務。在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面前,公司成立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抗震救災指揮中心,統一指揮和協調。黨組成員分頭帶領工作組趕赴四川、甘肅、陜西等重災區現場指揮,不惜一切代價,全力組織搶救被困職工、家屬和廣大群眾。緊急調集4300余名骨干技術人員入川,調集242輛越野車和工具車、1205臺發電機(車)運往災區。抽調268名醫療技術骨干赴川開展醫療救護,累計救治72人。發揮大電網優勢,科學調度,最大限度保障四川電力供應。積極組織捐款捐物,公司職工個人捐款7600萬元,黨員繳納“特殊黨費”超過1億元。目前,災區供電已全部恢復,電網重建工作按計劃加快實施,抗震救災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勝利。
兩次災害雖然使國家電網設施遭受了重大損失,但也使我們收獲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回顧抗冰搶險這場沒有硝煙但有流血犧牲的斗爭,讓我們至今難以忘懷的是:關鍵時刻,國家電網公司數千個黨員突擊隊沖鋒陷陣,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最艱苦的電網搶修重建第一線。4萬余名黨員干部舍小家、顧大家,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有的同志,為了讓災區人民早日用上電,甚至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許多同志奮戰在冰雪覆蓋的崇山峻嶺,餓了啃方便面,渴了嚼塊寒冰,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有的連續幾天不休息,累倒在搶險現場。有的同志家里老人去世、妻子分娩,不讓同事知曉,依然堅守一線;大年三十晚上,幾萬名黨員干部職工伏冰臥雪,通宵達旦搶修電網。江西九江供電公司黨員突擊隊是電網鐵軍優秀集體的代表:突擊隊長共產黨員熊偉因長時間在雪地作戰患上了“雪盲”;共產黨員陳小杰臨危不懼,迎難而上,在搶修中身負重傷;隊員胡業珍連人帶工具被凍在電桿上。他們以共產黨員無所畏懼的情懷和無怨無悔的奉獻,詮釋了電網企業的責任與忠誠。
回顧這場撼天動地的抗震救災斗爭,讓我們感動至深的是:危難關頭,國家電網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視災情如命令,視災區如戰場,視時間如生命,全力以赴開展抗災自救,妥善安置受災員工和群眾,千方百計加快電網搶修。抗災一線累計成立臨時黨支部300余個,組建黨員突擊隊近千支,主動承擔急難險重的搶險救援任務,成為電網抗震救災的中堅力量。為盡早進入震中搶救生命,公司醫療隊臨時黨總支先后派出5支黨員突擊隊,每人背負近三十公斤的藥品和給養,克服重重困難,跋山涉水進入映秀鎮,成功搶救了大批重傷員。處于震中地區的映秀灣水電總廠,災后道路不通、通訊不暢、余震不斷,地震發生后兩小時,該廠黨員就組成救援先鋒隊,不顧山體塌方、泥石流的威脅,徒步翻山越嶺,爭分奪秒趕赴映秀鎮搜救被困人員。青川供電局黨支部副書記陳學云,強忍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堅持指揮200多名員工和家屬安全撤離。北川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曲山供電所所長汪志剛,在妻子、女兒和岳母被掩埋在廢墟里、音信全無的情況下,強忍傷悲,連續搶救出6名同事和3名群眾。在廣大黨員的帶動下,許多搶險隊員遞交入黨申請書,近百名同志火線入黨。
在抗冰搶險和抗震救災斗爭中涌現出來的優秀黨組織和優秀黨員,是國家電網公司2.6萬個黨組織和48.8萬名黨員的縮影。在國家和社會遭遇重大自然災害的危急時刻,公司各級黨組織堅強有力,廣大黨員挺身而出,表現出無比強大的力量。這是我們多年來堅持不懈加強黨的建設的結果,是我們長期加強黨性鍛煉、在攻堅克難的實踐中磨練隊伍意志品質的結果,是我們努力培育優秀企業文化的重要成果。同時,我們也深深感到,中央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國家電網公司近幾年改革發展的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公司成立之初,歷史包袱重,遺留問題多,改革發展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公司黨組認真貫徹中央和國資委黨委的要求,堅持一手抓改革發展不動搖,一手抓黨建工作不放松,著力加強企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員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用科學發展觀武裝干部員工頭腦,依靠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依靠廣大黨員和干部員工的辛勤工作,大力推進公司發展方式和電網發展方式轉變,取得了顯著成效。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特高壓交直流試驗示范工程先后開工建設,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資源配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粗放的管理方式初步改變,集團控制力明顯增強,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連年大幅度提升。在公司改革發展過程中,很多工作極具開拓性和挑戰性,也遇到許多艱難險阻。正是由于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始終以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不斷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推動企業發展不斷邁上新的臺階。我們有堅強有力的各級黨的組織,有一支“特別負責任、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黨員隊伍,這是我們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所在。
當前,電網抗震救災恢復重建任務十分繁重,奧運保電和迎峰度夏工作進入關鍵階段,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有序供應面臨很多挑戰,加強電力設施保護和安全保衛的任務尤為艱巨。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切實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團結帶領廣大干部職工,弘揚在兩次抗災救災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頑強拼搏,攻堅克難,全力做好電網迎峰度夏和奧運保電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奧運會的勝利召開。
我們將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精神,認真學習國資委黨委的決策部署,借鑒兄弟企業好的經驗和做法,以改革創新精神扎實推進企業黨的建設,推動公司又好又快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