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部研究室主任雙爭雙評發言材料
- 更新時間:2021-03-28 14:50:19
-
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組織部研究室主任雙爭雙評發言材料》,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組織部研究室主任雙爭雙評發言材料第1篇
我們研究室是市委組織部的一個綜合處室,承擔著全市組織工作調查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綜合協調、文稿起草、部刊編輯等職責,是部領導的參謀和助手。我們將按照“雙爭雙評”活動的部署和要求,努力把研究室建設成為部領導班子的參謀部門、政策研究的牽頭部門和開拓創新的前瞻部門,成為創新思維最活躍、聯系基層最緊密、分析矛盾最深刻、策劃研究最超前的部門。
強化理論學習,把握正確方向。我們在處室內部積極開展學習型處室創建活動,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掌握最新理論動態,把握理論發展趨向,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當前,特別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指導工作,確保研究室工作不迷失方向、不偏離軌道。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工作大局。我們將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緊扣全市組織工作大局,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提高研究室工作水平,檢驗研究室工作成效。
加強思想建設,建樹良好形象。改進作風、優化服務、提升效能,關鍵在于加強思想建設。為此,我們將進一步注重自我修養,以組工干部的黨性要求錘煉政治品格,提高“免疫力”;進一步注重嚴格自律,帶頭講操守、重品行,提高“影響力”;進一步注重提振精神,不斷調優精神狀態,定期開展處室工作務虛研討、談心交流,搞好傳幫帶,提高“創新力”。
轉變工作方式,實現重心下移。我們將自覺服從于服務轉型升級發展大局,切實樹立問題意識,強化問題導向,注意追蹤熱點、破解難點,在解決問題中推動工作轉型突破。轉變工作方式,走出辦公大樓,堅持常下基層、多下基層,改變坐在辦公室里搞研究、謀思路的做法,實現工作重心下移,推動研究工作更好地與中心工作相結合、與基層實際相切合。
完善工作機制,提升服務能力。我們將確立“干有所成、成有所優”意識,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健全“事前多謀劃、事中常研究、事后善總結”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工作上水平、創特色。同時,進一步加強上下之間、處室之間、處室成員之間的溝通協作,切實提升服務大局的效能。
組織部研究室主任雙爭雙評發言材料第2篇
處長在機關部門中處于承上啟下、內聯外接的關鍵位置,承擔著大量的管理和服務職能,是各部門的骨干力量,是謀事的主流、成事的主力。處長爭優秀,關鍵要在涵養“底氣”上下功夫。
一要涵養轉型升級的銳氣。機關處長涵養轉型升級的銳氣,就要始終保持勇往直前、敢于突破、敢于擔當、勇當示范的精神狀態,面對困難,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面對問題,要有解決問題的決心;
面對挑戰,要有迎接挑戰的氣概。就是要只爭朝夕搶抓機遇,把省委21號文件給予的優惠政策用好用足;
就是要立說立行,緊緊圍繞轉型升級的目標任務,切實履行崗位職責,全力推動轉型升級向既定目標邁進。
二要涵養創新突破的勇氣。機關處長要有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要創新思維,解放思想,自覺擯棄那些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舊的思想、觀念、思路,打破既有框框條條的束縛,以創新思維謀劃工作、以創新的視角審視工作;
要創新工作方法,勇于突破“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困境,以創新的辦法推進工作,謀求發展。
三要涵養情系群眾的和氣。機關處長要對群眾充滿感情,把群眾當親人,真心貼近群眾,把群眾當“主人”,真心服務群眾,杜絕“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
要充分尊重群眾,要視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視群眾需要為第一選擇、視群眾利益為第一責任、視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要始終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群眾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要傾情關心群眾,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要涵養自我完善的元氣。“打鐵還需自身硬”。機關處長要不斷提升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在大千世界、滾滾紅塵面前,“底氣”十足、經受住考驗,擋得住誘惑。要有過硬本領,注重學習和積累,優化知識結構,提升業務本領,努力成為業務工作的行家里手。
組織部研究室主任雙爭雙評發言材料第3篇
我們處室主要是為市委分管“三農”工作的副書記服務,我們提出了多接地氣、更好地服務群眾的目標,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我們在調研時側重選擇基層一線,請具體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同志共同參加,并請他們事先就某些問題進行思考,調研過程中請他們拋開事先準備好的書面材料,暢所欲言,引導他們圍繞我們的調研主題進行討論。同時,我們還經常與農村的親戚就農業農村問題進行交流,力求從他們那里得到與我們調研有關的信息。今年以來,我們多次到田間到地頭,看芋頭產業的發展現狀,看農業機械化的推進情況,看村莊環境整治的實際效果,形成了多篇有分量的調研報告,為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此外,還多次到有關鎮村,了解經濟薄弱鎮村的發展情況、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為市委出臺掛鉤幫扶薄弱鎮村的意見提供了基礎資料。
其次,認真處理來信來訪。對于群眾的來信,我們都在第一時間轉交給領導,便于領導處理;
領導有批示的,除了認真做好登記備案工作外,還積極做好領導批示件的處理工作,通知相關單位領取領導批示件,并對批示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確保群眾來信反映的問題盡快得到落實。對于群眾的來訪,我們始終做到認真接待,熱情服務,主動幫助沏茶倒水,讓他們感覺到我們真誠的服務。有時領導不在辦公室,我們會讓來訪的人留下聯系方式,以便與其取得聯系。今年以來,我們處理了100多人次來信來訪,反映都比較好。
再次,切實加強學習交流。在學習上,我們非常注重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利用報紙、簡報、互聯網等平臺和載體,收集其他地方在服務群眾上的創新舉措,有選擇地吸收到我們的具體工作中,增強服務的本領;
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對基層工作中的好的做法及時總結放大,嫁接到我們的實踐中,提升服務的能力。在交流上,加強與市涉農相關部門之間的聯系,積極參加他們組織的調研等工作,全面掌握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情況,為更好地服務群眾打下基礎;
通過電話、走訪、發放問卷等多種形式,了解各個階段群眾的不同想法,為他們提供更有針對性、適銷對路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