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雙爭雙評發言材料
- 更新時間:2021-03-28 15:08:43
-
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雙爭雙評發言材料》,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雙爭雙評發言材料第1篇
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是做好項目服務工作的基礎,我們堅持“一做到、二明確、三把握”的方式,努力爭做服務標兵。
一做到,做到時常換位思考,不斷提高服務意識。我們經常開展“假如我是辦事群眾,希望政府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希望工作人員怎樣服務”大討論,換位思考,不斷強化便民服務意識,把優質服務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實際行動。通過換位思考,真正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通過換位思考,真正做到微笑服務、主動熱情。
二明確,明確服務項目是我們的本職,明確當場能辦理的事項立即辦,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把備案時間由法定7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內,核準時間由法定1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內。就備案項目而言,符合產業政策的,我們基本做到現場即辦,當天辦結;就核準項目而言,規劃、國土、環保手續具備的,我們能做到三天之內辦結,復雜的會辦項目,我們也能主動協調服務,基本做到五天內辦結。
三把握,把握依法行政的準則,把握服務周到的標準,把握廉潔自
律的底線,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按法定程序,我們制定了企業備案、核準流程圖,在窗口明顯的位置公示,讓辦事群眾一目了然,并且準備好流程說明單片紙,給辦事群眾提供方便。對項目單位辦事人員,努力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談有笑聲、走有送聲、訪有回聲。通過電話、郵件預約,事先辦理急需事項,大大縮短項目報批時間。對資金、土地等上爭項目,熱心幫助指導項目單位包裝,準備上爭材料。層層簽訂廉潔責任狀,建立《處室廉潔自律規定》,開通行政效能投訴電話,時刻用違法違紀的反面典型警示自己,建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提高反腐倡廉意識。
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雙爭雙評發言材料第2篇
我們處室主要是為市委分管“三農”工作的副書記服務,我們提出了多接地氣、更好地服務群眾的目標,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我們在調研時側重選擇基層一線,請具體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同志共同參加,并請他們事先就某些問題進行思考,調研過程中請他們拋開事先準備好的書面材料,暢所欲言,引導他們圍繞我們的調研主題進行討論。同時,我們還經常與農村的親戚就農業農村問題進行交流,力求從他們那里得到與我們調研有關的信息。今年以來,我們多次到田間到地頭,看芋頭產業的發展現狀,看農業機械化的推進情況,看村莊環境整治的實際效果,形成了多篇有分量的調研報告,為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此外,還多次到有關鎮村,了解經濟薄弱鎮村的發展情況、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為市委出臺掛鉤幫扶薄弱鎮村的意見提供了基礎資料。
其次,認真處理來信來訪。對于群眾的來信,我們都在第一時間轉交給領導,便于領導處理;
領導有批示的,除了認真做好登記備案工作外,還積極做好領導批示件的處理工作,通知相關單位領取領導批示件,并對批示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確保群眾來信反映的問題盡快得到落實。對于群眾的來訪,我們始終做到認真接待,熱情服務,主動幫助沏茶倒水,讓他們感覺到我們真誠的服務。有時領導不在辦公室,我們會讓來訪的人留下聯系方式,以便與其取得聯系。今年以來,我們處理了100多人次來信來訪,反映都比較好。
再次,切實加強學習交流。在學習上,我們非常注重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利用報紙、簡報、互聯網等平臺和載體,收集其他地方在服務群眾上的創新舉措,有選擇地吸收到我們的具體工作中,增強服務的本領;
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對基層工作中的好的做法及時總結放大,嫁接到我們的實踐中,提升服務的能力。在交流上,加強與市涉農相關部門之間的聯系,積極參加他們組織的調研等工作,全面掌握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情況,為更好地服務群眾打下基礎;
通過電話、走訪、發放問卷等多種形式,了解各個階段群眾的不同想法,為他們提供更有針對性、適銷對路的服務。
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雙爭雙評發言材料第3篇
作為市教育局計劃財務部門工作人員,我們要在服務轉型升級、提升投入績效上下功夫,努力促進教育公平。
準確把握政策,在投入導向上推進教育公平。要注重教育經費的投入導向,努力解決教育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問題,統籌城鄉、區域、校際之間教育協調發展,教育經費安排上要做到“三個傾斜”,即重點向農村地區學校(辦學點)、經濟薄弱地區和薄弱學校傾斜,促進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合理配置資源,在擴優改薄中推進教育公平。積極放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效應。省泰中附中和實驗學校先后進行擴建增容,實驗小學、城東小學分別在城區的東北部設立新校區,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效應得到放大。強力推動醫藥高新區薄弱學校改造。由于歷史原因,xx醫藥高新區原有教育基礎較弱,明顯滯后于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推動該區域薄弱學校改造。今年秋學期,醫藥高新區康和學校、泰墅園學校和向陽小學將全部啟用,新建學校設計先進、設施一流,該區域學校硬件將會得到極大改善。穩妥推行城鄉教師交流制度。我們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城鄉交流、校際交流,努力改善農村和城鎮薄弱學校師資配置。
全面落實政策,通過扶困助學推進教育公平。減免各類教育費用。今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市區特困幼兒接受學前教育實行全免費;
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義務教育學生減免住宿費、社會實踐費;
普通高中學生減免學費、書本費,公辦中職學生全免學費(藝術表演除外);
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住宿費、生活費全免,實現了殘疾學生從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15年免費教育。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子。學前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幼兒每人每年資助1000元,平均資助面為10%;
義務教育學校(包括公辦、非營利性民辦及特殊教育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照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標準給予生活費補助;
高中考入普通高校的貧困生給予一次性資助,本科資助3000元,專科資助2000元。發放高中、中職學生國家助學金。按照10%的比例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平均每生每年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1500元;
對全日制中職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和其他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免學費之外,再按10%的比例每生每年1500元發放國家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