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飛區是什么意思?
- 更新時間:2014-07-18
-
常識名詞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禁飛區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禁飛區(no-fly zone)又稱禁航區,指某一領地的上空禁止任何未經特別申請許可的飛行器飛入或飛越的空域。目前主要的禁飛區有伊拉克禁飛區、波黑禁飛區;2011年3月,聯合國在利比亞設置了禁飛區。
禁飛區有多種形式:一種是主權國家在特殊情況下、在特殊時段對其領空范圍內的特定空域采取的限制飛行的管制措施,這種禁飛區的建立是國家主權所賦予的權力;另一種是在發生沖突的情況下,某個或某些國家或組織在沖突地域劃定的特殊限制空域,限制沖突相關方的飛行器在管制空域內的飛行活動,只有在國際組織授權的前提下建立這種禁飛區才具有合法性。
1992年8月,美國等以保護伊拉克南部穆斯林什葉派免遭伊空軍轟炸為由,在伊拉克南部北緯32度以南地區建立了“禁飛區” (no-fly zone) ,同時規定從當年8月27日起,無論是伊拉克的軍用飛機還是民用飛機,都不準飛入這一地區,否則,飛機將被擊落,機場及地面雷達將遭到空襲。
美、英、法等國于1992年10月,在前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國地區建立了“禁飛區”,1993年4月12日,北約組織發起了“禁飛”行動,開始使用空中力量對波黑上空進行監控。
2011年3月17日,美國東部時間18時30分,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有10個國家投贊成票,中國、俄羅斯、印度、德國和巴西投了棄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