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熔斷是什么意思啊? 美股熔斷機制是什么
- 更新時間:2020-03-23
-
專業名詞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股票熔斷是什么意思啊? 美股熔斷機制是什么》,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什么是熔斷機制?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動停盤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采取的暫停交易措施。
簡單來說,就是當股市跌到一定幅度之后,市場自動停止交易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終止。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防范恐慌情緒進一步擴散,給市場帶來更大的沖擊。
熔斷機制在美國交易時間內有什么規定?
在美國交易時段,熔斷機制可以分為三級。
(1)一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7%。
(2)二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13%。
(3)三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20%。
在這里,市場下跌,是指標普500指數在常規交易時段(美東時間9:30-16:00),指數點位相對于前一日收盤點位的下跌。
(如果該交易日為半天交易,則收盤時間為13:00)
美股歷史上一共發生過幾次熔斷?
答:五次。
1.1997年10月27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收于7161.15點,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這一天,也是熔斷機制在1988年引入之后第一次被觸發。但第二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大幅反彈337.17點,漲幅4.71%,收于7498.32點。
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3月9日,美國紐約股市開盤出現暴跌,隨后跌幅達到7%上限,觸發熔斷機制。
3.2020年3月12日,美國三大股指在開盤后即遭遇暴跌。道瓊斯指數開盤狂瀉超過140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超過6%。市場分析認為,標普500可能很快再次跌穿7%熔斷線,導致本周美股第二次15分鐘熔斷停盤 。
4.2020年3月16日,美國三大股指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跌逾7%,觸發熔斷機制,停盤15分鐘 。
5.2020年3月18日午間,紐約股市暴跌再度觸發熔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