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 作文資料 > 教學資料 > 兩位數乘兩位數課堂實錄正文
兩位數乘兩位數課堂實錄

兩位數乘兩位數課堂實錄

更新時間:2014-09-24

教學資料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兩位數乘兩位數課堂實錄》,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范本1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課堂實錄及點評

教學內容:人教社三年級下冊P63

【課堂實錄】

一、導入

師:剛到寧波,老師發現有一種“福娃”玩具特別好賣!(出示圖片及有關數據)請問,買5個這樣的福娃要多少元?

124×5=120元。

師: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用到了什么舊的知識!(板書:舊知識)

2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師:那么,如果買10個這樣的福娃,又該付多少錢呢?

324×10=240元。

師:這里,我們又用到了什么舊的知識!

4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師:假如老師想買12個福娃,該怎樣計算需要的錢呢?

524×12

師:與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相比,這是一道怎樣的算式?

兩位數乘兩位數(板書:兩位數乘兩位數)

[評:情境創設具有時代性與現實性,這是教學情境有效性的重要標準。教師善于把握最新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信息,北京奧運吉祥物剛剛公布,學生們對此題材十分感興趣,研究這個問題的積極性十分高漲,這對于學習數學知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有效的情境也使計算教學過程成為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強了計算教學的數學思考,這正新課程背景下重視計算教學的價值所在。]

 

師:我們以前學過這類計算嗎?

沒有!

師:所以說,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問題!(板書:新問題)以前碰到新問題,你一般會怎么辦?

6我會請教爸爸媽媽老師。

7我會自己動腦筋解決。

8我會請同學幫忙。

師:哦!面對新問題,我們各有高招!而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借助已經學會的舊知識來解決今天遇到的新問題!

[評: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是學習的很好的學習方法,但如何讓學生能比較好地接受,需要教師運用好的方法引導。葉老師一開始出示了一位數乘兩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原來已學過的舊知識,然后通過比較引出了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新的問題,先讓學生自己談談遇到新問題時一般采取的策略,教師在肯定學生原有的各種學習策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和嘗試運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的策略,這樣既體現了教師尊重學生,又體現了較好地發揮教師的指導、引導作用。]

二、探究

師:請你估算一下,24×12的積大約會是多少?   

9我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所以24×12的積大約會200

10大約是250。因為我是把24看成2512看成10來進行估計的。

師:同學們的估算能力都很強!那么,究竟24×12的精確答案是多少呢?請每位小朋友開動腦筋,自己試著在紙上算一算!如果獨立計算有困難的,可以先參考課本中的算法,再獨立進行計算!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回指導)

[評:先讓學生估算,再嘗試用筆算,這樣既復習了上節課上的估算方法,也為筆算(精算)學習打下基礎,使估算、筆算有機結合。同時,教師要求學生獨立計算時,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步驟。能完全獨立的就獨立完成;暫時有困難的,可向書本請教,自學書本知識后再獨立完成。較好地體現了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原則。]

師:都算完了嗎?請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

(小組展開交流,教師參與其中)

師:誰愿意與同學們分享你的計算方法?

11我是把先算24×10=240,再算24×2=48,最后把24048加起來得到288

師:能說說每一步分別在算什么嗎?

1124×10=240”是求1024是多少,“24×2=48”是求224是多少,24048就是求1224是多少!

12我是用豎式進行計算的。先算4×2……(該生講不太清楚豎式過程,教師請他在實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計算過程。豎式見下方板書所示)

師:這個豎式有些新鮮!請問,這里的4824分別是怎么得到的?

1248242得到的,24241得到的!

師:那么,24為什么要這樣寫呢?歪歪扭扭的,不太舒服!

12因為12的“1”表示的是10,而24×10240,所以4要對在十位上,2要對在百位上!

13我補充一下,這里雖然寫著24,實際上表示的是24個十!

[評:為什么“24“的4要與十位對準齊,這是這節課的新知,也是這節課的難點。為突破這個難點,教師安排了學生自己介紹計算方法,讓學生自己說出“24實際上是240,它是由2410得到的,它表示的是24個十,這樣的安排,對于學生明白算理算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師:原來是這樣!你是怎么知道這種方法的?

12書上看的!

師:閱讀課文,獲取知識,是數學學習的好方法!

[評:鼓勵學生運用課本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14我是把12拆成3×4,先算24×3=72,再算72×4=288

15還可以把12拆成2×6,先算24×2=48,再算48×6=288

(隨著學生的算法介紹,教師相應予以板書)

3 24×3=72

72×4=288

 

4 24×2=48

48×6=288

2 2 4                                    

×  1 2                   

4 8                    

    2 4 

    2 8 8

 

  

(準備題)

1 24×2=48

24×10=240

48240=288

 

 

 


師:真不簡單!如此短的時間里面,我們居然能夠發現這么豐富的計算方法。那么,老師很想知道,每種方法分別是借助什么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呢?你可以選一種算法來談一談

16我說第(1)種方法。這種方法借助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筆算加法三個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的!

17第(3)、(4)兩種方法是差不多的,都是用到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舊知識!

18第(2)種豎式算法是借助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筆算來進行計算的!

師:說得真好!在這些算法中,你比較欣賞哪一種算法?

19我喜歡筆算,非常簡便。

20我覺得豎式比較好,容易算對。

21我喜歡第(1)種方法,因為它比較容易弄懂!

師:真是青菜蘿卜,各有所愛!那就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計算23×13吧!

(請三位學生上臺板演,結果其中兩位同學用豎式計算,另外一位同學用上面的第(1)種方法計算。然后,教師請這三位學生代表闡述算法,并請同樣選擇該算法計算的同學舉手示意。師生共同發現,原來全班同學用的都是這兩種算法!)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計算“23×13”時選用的算法明顯比“24×12”要統一了。那么,為什么這么多的同學都會選擇這兩種方法計算,而不去選擇這種方法計算呢?難道你們事先商量過了嗎?

[評:教師明知故問,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有些算法有局限性。]

22:因為另外一種方法這里用不來!

師:為什么呢?

22:如果把因數13拆成兩個數相乘的樣子,就會有余數了!不能拆的!

師:都是這樣想的嗎?

:是!

師:的確,這種方法有局限性,當題目數據不能拆成兩數之積的形式時,這種方法就不能用了。而另外兩種方法都能幫助我們計算。不知同學們是否發現,其實這兩種方法也是有聯系的。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方法(1)橫式與方法(2)豎式之間的聯系:橫式中的“24×2=48”相當豎式中的第一部分積“48”;橫式中的“24×10”相當于豎式中的第二部分積“24”。對于橫式和豎式中的這種聯系,教師用“連線”方式在板書中表現出來。然后追問:“那么,為什么豎式里還是寫24呢?引導學生再次理解這個“24”表示的是2410

師:正是因為考慮到了兩種算法的內在聯系,又為了使計算過程清晰,便于檢查,所以小學階段我們進行筆算的基本算法是豎式計算。并且,隨著計算學習的不斷深入,豎式計算過程清晰、便于檢查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那么,請同桌兩位小朋友討論一下:我們剛才是怎樣用豎式來計算“24×12”這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

[評:通過兩種算法內在聯系的分析,讓學生體驗到豎式(筆算)計算的優越性和學習豎式的價值。]

(學生討論,然后結合板書中的豎式步驟進行匯報,教師適時體提問、適度點撥,并把筆算順序用箭頭予以清晰表示,同時在第一層積“48”旁邊板書“481”,在第二層積“24”旁邊板書“2410”)

師:誰能連起來完整說說這道題的豎式計算過程?

(學生回答過程中,教師穿插提攜:也就是說,先用因數24乘因數12的個位“2”;再用因數24乘因數12的十位“1”;再把兩次的積加起來。)

師:這道題是不是完成了?還需要怎樣?

:在橫式后面寫得數!

(教師示范補上答案)

師:仔細嚴謹,體現了我們學習數學的良好品質!

(單項訓練:(1)把豎式補充完整;(2)豎式計算)  

[評:《數學課程標準》中,在計算教學中提倡算法多樣化。算法多樣化的目的是能在計算教學中,加強數學思考,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因村施教,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根據教材的實際,能較好地處理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的關系。讓學生在經歷具體算式的過程中,自主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在具體的計算中,體驗到豎式計算的的優越性:簡潔、明白、通用,易檢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體會各種算法,感悟和選擇出最優的方法,這樣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能使學生認同算法優優化的必要性。]

三、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兩位數乘兩位數!

師:準確地說,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補充課題,齊讀課題)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你想給同學們提些什么建議?

23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時,積的末尾要與十位對齊!

24要弄清楚每個得數的意義,正確地寫在相應的數位上!

師:整節課,我們是怎樣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法的呢?

25是我們先自己試著做,然老師幫助我們理解基本算法!

26老師和我們一起研究出來的!

師:讓我們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兩個我們身邊的實際問題!   

[評: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與一定量的訓練,讓學生在經歷具體的計算中,在應用中,進一步理解算理算法,并自己歸納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這樣的安排使人覺得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妙!]

四、練習

(一)

師:剛到鎮明小學,老師發現我們學校的班級三面紅旗競賽開展得紅紅火火!在上周一到周四的競賽欄中,老師發現每個班都貼著12個五角星。根據這個信息,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273個班一共貼著多少個五角星!

2812個班一共貼多少個五角星!

師:好!請你幫助老師算一算“全校一至三年級所有班級一共貼了多少個五角星?”

29因為我們學校一至三年級一共有13個班級,所以應該用“12×13=156”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看了這則數據,老師發現我們大隊部的老師非常辛苦。每周都要剪出這么多的五角星來開展三面紅旗競賽活動,請同學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競賽成果!

[評:這是在浙江省小學數學“同上一堂”課浙江省第十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交流評比活動上的比賽課。為了充分展現參賽選手的真正實力,本屆大賽組委會——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特意確定了“同上一堂課(選擇相同教材)“現場抽簽定課、集中封閉備課”的比賽方法。這是借班上課,如何在借班課中,學習材料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是作了認真的思考。這里,教師能較好地運用了學校的現實資源,運用同學們經歷過的班級“紅旗競賽”活動的材料,聯系實際讓學生計算,學生們感到很親切。而且在計算以后教師通過數據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的“辛苦”、“珍惜”兩個詞,充滿著濃濃的人文關愛,使大家體會到了純真的情!]

(二)

師:老師無意中翻了翻我們的語文課本,發現里面的課文很美。所以,忍不住找了一篇讀了起來。(課件出示:趙州橋)大家學過這篇課文嗎?(齊讀課題)想一想,老師今天為什么把一篇語文課拿到數學課堂上來呢?

30讓我們找一找里面有哪些數字?

31讓我們算一算這篇課文一共有多少字數?

(就在這時,下課鈴聲響了)

師:那好,課后請同學們先估計這篇課文大概有多少個字,再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驗證一下這篇課文究竟有多少個字?好嗎?

(下課)

[評:在運用中鞏固知識,通過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的意識。]

[總評:本節課理念新、設計巧、思路清、特色明。總觀這節課體現了“簡潔而充滿活力,樸實而富有情意”的設計理念。它為公開課返璞歸真,展示原生態的課,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1、明確教學目標,重視算理算法的理解與應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計算教學中,“要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實際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使學生會算,還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懂得為什么這樣算的道理。并在多種算法的比較中使算法得到了優化。

2、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再創造’”。即讓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自己去探究、去尋找正確的方法。這本節課中,教師在學習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時,通過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學習的思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讓學生真正自己領悟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教師組織學生創新,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介紹不同的計算方法。如“請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誰愿意與同學們分享你的計算方法?”“在這些算法中,你比較欣賞哪一種算法?”等等,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吸收,學會欣賞,學會評價。

3、教學內容聯系實際,重視學生的體驗與感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師在引入階段通過現實數學情境的創設,采取憶舊引新的方法,從復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再引出兩位數乘兩位的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可以分解為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來計算,這里教師充分依據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復習舊知來為學習新知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4、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重視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指導。我國近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本節課自始至終都滲透著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指導,讓學生自己能夠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重點讓學生體驗到了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方法。但又鼓勵,學生根據各人的實際選用合適的策略。如看書,請教家長老師、同學間相互幫助、獨立思考解決等。

5、課堂評價語運用恰到好處,時時處處都在關注促進學生的發展,激勵學生學習更好地學習。如:“哦!面對新問題,我們各有高招!”“同學們的估算能力都真強!”“仔細嚴謹,體現了我們學習數學的良好品質!”“閱讀課文,獲取知識,是數學學習的好方法!”等都體現了教師看到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十分滿意和欣喜。正是由于充滿了人文關懷才使課堂如此溫馨!             

設計/執教     上虞市  陽光學校    

指導/評析     上虞市教學研究室   吳毅松

[2005年十一月浙江省教研室在寧波舉行“同上一堂課”省第七屆課堂教學觀摩大賽。本次比賽中,十一個地市派出十二位老師上課,葉柱代表紹興市參賽獲得一等獎第一名。這是比賽課的實錄,該實錄與點評曾發表在《小學青年教師》06年第3期上。]

 

范本2

 

兩位數乘法計算練習課

江西省樂平市第五小學:胡永紅

 

教學內容:兩位數乘法計算練習課

知識目標:1、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

2、使學生掌握判斷數學結論是否錯誤的方法。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

2、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審美目標:培養學生的基本數感,初步感受數學中的數字運算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

教具準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比賽激趣。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節課老師來和你們比賽,老師口算,你們列豎式計算,看我們誰算得快,好嗎?

生答:好!

教師課件出示準備好的8道題:

46×4457×5392×9813×17

35×3568×6273×7724×26

師:隨便你們挑哪一題,我都可以和你們比賽。

1:我挑第題。

師:好,同學們,現在比賽正式開始。

同學們馬上列豎式快速計算,我等了一會兒在黑板上寫上答案:9016。等大多數同學們算完后看到我寫在黑板上的答案,露出驚奇的神情并了一聲。

師:我的答案對嗎?

生答:對。

師:這次比賽我贏了,還要比嗎?

生齊答:比。

2:這次我們挑第題。

同學們又開始計算,我馬上寫好答案:5621。等同學們都算好后,看到黑板上的答案立刻就有人猜測說:老師一定是課前把這些答案都背下來了,所以才會這么快的。

師:我為什么會算得這么快呢?這個謎底我暫時不告訴你們,現在你們同桌互相比一比,看誰算得快。然后我們一起來探老師計算的方法,好嗎?

生:好。

師:每桌同學從中選兩道題進行比賽,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現在開始。

同學們立刻投入了緊張的比賽,計算完后他們又互相檢查,贏了的同學很興奮。

[點評:學生已經掌握了算理,但對計算并不很熟練,如何既讓學生主動去計算,以達到熟練計算的效果呢?我安排了比賽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比賽來提高學生計算的積極性]

二、尋找規律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我又是怎樣快速算出答案的?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我想先請幾個同學來說說這些題目的答案。(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346×44202457×533021

413×1722135×351225

568×62421624×26624

師:黑板上這些乘法算式中的因數有什么特點?

6:都是兩位數乘兩位數。

7:這些因數的十位上的數字都相同。

8:我發現個位數字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等了一會兒,師:同學們觀察的都很仔細,根據你們的觀察,能不能破解我口算的秘密的呢?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觀察這些算式的答案和兩個因數有什么關系?

(同學們觀察了一會兒)師:你們四人一個學習小組或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討論。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

師:剛才我在巡視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學都有了發現,誰來把你的發現說給全班同學聽?

9:我們這一組發現積的最后兩位數是兩個因數個位數字的乘積,積前面的數是用因數十位上數字乘比它大1的數的積,比如第題,用6×424做積的最后兩位數,41)=20做積前面的數,合起來就是2024

10:我們這一組的發現和他們差不多,只是我們是把兩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再加上一個十位數字,得到的和做積前面的數。如:第題我們用4×4420

師:你們還有什么不同的發現嗎?(生不答)你們真棒,剛才老師就是用你們發現的規律進行口算的,我把這種口算方法總結成了一句話,

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兩位數乘兩位數,當兩個因數的十位上的數字相同時,可以用這兩個因數個位數字相乘的積當作積的末尾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字乘比它大1的數,當作積前面的數。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老師這個結論嗎?

生:同意。

[點評: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計算中的學問,培養學生的數感,又讓學生能主動觀察,積極歸納總結;我設計了這一環節,讓學生在觀察中體會計算中的規律。]

三、驗證規律

師:同學們,大家剛才總結了一個兩位乘法的巧算方法,現在我們就來使用這個規律來進行巧算。

板書算式:56×5483×87

同學們算好后,師:大家再次用列豎式的方法驗證一下。

學生興高采烈地進行計算

師:請同學們用剛才發現的規律自己編題,再列豎式檢驗。

學生興致勃勃地自己編題自己解答,可不一會兒就開始竊竊私語。

11:老師,我發現我編的題目不符合規律。

其他同學也隨聲附和。

師:是嗎?你編了什么題目?

生:我編的題目是:47×48,按規律算應該是2056,但我列豎式檢驗答案卻是2256

12:老師,我編的題目是:24×29。按規律算應該是636,可我列豎式算出的答案是696

師:是嗎?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編的算式,然后一起再來觀察這些算式,找一找錯誤出在哪兒?

教師板書一些學生編的題目,和符合規律的題目放在一起。過了一會兒,生13:我發現,符合規律的算式,它們的個位數字之和都是10,不符合規律的算式,它們的個位數字的和不是10

師:同學們都同意他的發現嗎?

生:同意。

師:××真了不起,你的觀察力非常強,我們都要向你學習。

課件再次出示:兩位數乘兩位數,當兩個因數的十位上的數字相同時,可以用這兩個因數個位數字相乘的積當作積的末尾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字乘比它大1的數,當作積前面的數。

師:你們同意這個結論嗎?

生:不同意。

師:剛才你們不是同意的嗎?怎么現在又不同意了呢?

生:因為在兩個因數的個位數字相加的和不是10的時候這個規律是錯誤的。

師:回答的真好。數學的結論是不是對,并不是看能舉出多少個正確的例子,如果能舉出一個和結論相反的例子我們就可以說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課件出示:判斷一個結論是錯誤的,只需要舉出一個和它相反的例子就可以了。

[點評:學生總結出的規律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但我沒有急于訂正,而是讓學生先根據規律編題,然后讓學生自己驗證出規律的錯誤,發現產生錯誤的原因。并從中得到一個認識:要說明一個規律或觀點是錯誤的,只需要舉出一個和規律(觀點)相反的例子就可以了。這個環節對于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三、練習鞏固(略)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數學知識?

14:我懂得了判斷一個結論是錯誤的方法。

15:我掌握了一些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巧算方法。

16: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覺得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部分,那樣會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

[總評:如何讓學生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和精力去進行枯燥的計算訓練?又如何既讓學困生有所練,又讓優秀學生有所得呢?我抓住學生樂于比賽,樂于探索的心情,在設計這節課時引進了比賽和找規律計算。通過比賽和找規律讓學生既進行了大量的計算訓練,又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思考、歸納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明白了一些數學思維方法與驗證方法。]

 

范本3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課堂實錄及反思

 

 

師:星期天老師去了一趟新華書店,在里面看書、買書的同學真不少!有一套《中國少兒百科全書》特別受少兒朋友的喜愛(出示圖片及有關數據)請問,買5本需要多少元?

 

生:24×5=120元。

 

師: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用到了什么舊的知識!

 

生: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師:那么,如果買10本呢?

 

生:24×10=240元。

 

師:在這里,我們又用到了什么舊的知識!

 

生: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師:(出示課本的主題圖)一套12本,小麗買了一套,該怎樣計算需要的錢呢?

 

生:24×12

 

師:與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相比,這是一道怎樣的算式?

 

生合:兩位數乘兩位數(板書:兩位數乘兩位數)

 

師:我們以前學過這類計算嗎?

 

生合:沒有!

 

師:所以說,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你們想不想借助已經學會的舊知識來解決今天遇到的新問題!

 

[創設有效的情境使計算教學過程成為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強了計算教學的數學思考,這正新課程背景下重視計算教學的價值所在。同時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的策略,既體現了教師尊重學生,又體現了較好地發揮教師的指導、引導作用。]

 

二、探究

 

師:請你估算一下,24×12的積大約會是多少? 

 

1:我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所以24×12的積大約會200

 

2:我只把12看成10來進行估計的,大約是240

 

師:同學們的估算能力都很強!那么,究竟24×12的精確答案是多少呢?請每位小朋友開動腦筋,自己試著在紙上算一算!如果獨立計算有困難的,可以先參考課本中的算法,再獨立進行計算!(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回指導)

 

[先讓學生估算,再嘗試用筆算,這樣既復習了上節課上的估算方法,也為筆算(精算)學習打下基礎,使估算、筆算有機結合。同時,教師要求學生獨立計算時,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步驟。能完全獨立的就獨立完成;暫時有困難的,可向書本請教,自學書本知識后再獨立完成。較好地體現了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原則。]

 

師:都算完了嗎?老師剛才在看同學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同學已經不止用一種方法計算出了結果,已經有了許多研究的成果,但不同的同學所用的方法并不是完全一樣的,如果同學之間交流一下,就可以學到不同的方法。

 

師:誰愿意與同學們分享你的計算方法?

 

1:我是把12拆成3×4,先算24×3=72,再算72×4=288

 

2:還可以把12拆成2×6,先算24×2=48,再算48×6=288

 

師:真聰明,這樣就把新知識轉化為兩位數乘一位數來計算了!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3:我是把先算24×10=240,再算24×2=48,最后把24048加起來得到288

 

師:能說說每一步分別在算什么嗎?

 

3:“24×2=48”是算出2本書的價錢,“24×10=240”是算出10本書的價錢, 24048就是算出12本書的價錢!

 

師:這種方法借助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筆算加法三個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的。

 

4:我是用豎式進行計算的。先算4×2……(該生講不太清楚豎式過程,教師請他對比投影上豎式計算是否相同)

 

4:一樣的。

 

師:這個豎式有些新鮮!請問,這里的4824分別是怎么得到的?

 

448242得到的,24241得到的!

 

師:為什么列豎式計算時第二個積的末尾數要與十位數對齊?

 

5:因為它表示240呀!如果4寫在個位上上變成24了。

 

6:因為第二個積表示10本書的價錢,24×10240,所以把4寫在十位上,那么這里的24就表示2410了。

 

7:這里的24就是豎式上面“1×14”得到的積,因為這個1表示10,所以這個24就表示240,列豎式時省略了個位上的“0”。

 

師:原來是這樣!你是怎么知道這種方法的?

 

7:書上看的!

 

師:閱讀課文,獲取知識,是數學學習的好方法!

 

師:為什么列豎式時要把兩次乘積分上下兩層寫?

 

8:因為這兩個乘積的意思不同,48表示兩本書的價錢,

 

師:對分兩層寫表示的意思很容易讓人理解,而且過程也很清楚。

【兩位數乘兩位數課堂實錄】相關的文章

網站使用說明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2019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