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職業是什么的經驗交流
- 更新時間:2021-03-19 16:53:27
-
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法律職業是什么的經驗交流》,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法律職業是什么的經驗交流第1篇
中國律師業經過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的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隨著事業步伐的加快,我們越發感覺迷茫,感覺缺失越多。我是誰?我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當你不問我的時候我知道,當你問我的時候我卻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現在進行自我反省的時候遇到的尷尬境地。作為具有特質理性群體的法律職業人員,我們應該停下來,去探究我們是否失去了什么,是否失去了靈魂?我們要尋求支撐律師事業的基石,尋求律師的精神境界,那就是法律文化,那就是律師文化,那就是律師的職業信仰。隨著律師文化的深入探討,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清醒地認識到,律師文化建設將會是中國律師業再發展的根本,甚至是唯一的出路!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戰略委員會從中國律師的現狀出發,提出當前特別需要加強的三項工作:
一是中國律師文化建設,
二是中國律師參政議政問題,
三是中西部律師的平衡問題。律師文化建設作為一號工程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國,有三個詞是不分的:臨時工、工作、職業,在英語中確有明顯的區分。臨時工叫“sometimejob”,工作叫“work”,職業叫“colling”,“colling”的意思是上帝召喚你用生命去完成的任務。從中國的概念中,我們很難深刻理解“職業”這個詞。最新一版的新華字典對“職業”是這樣界定的:個人在社會中所從事的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意思是說,職業是謀取經濟來源的手段,這與西方以生命為代價而去實現的事業追求大相徑庭。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百位專家學者歷經三年精心撰寫的《法律詞典》中,“職業”一詞:無;“法律職業”一詞:無!姑且說“職業”一詞不是法律術語,難道“法律職業”一詞就不屬于法學范疇嗎?
在座的各位為什么要選擇律師職業呢,難道僅僅是為了養家糊口嗎?如果想掙大錢,無須干律師,因為我們的行業劃分,律師并不是掙大錢的,就像醫院、學校不能以盈利為目的一樣,律師也并不能僅僅以掙錢為目的。還是以醫療、教育為例,我們的醫療制度改革令全國的老百姓都不滿意,教育制度改革也陷入了艱難的境地,難道我們的律師也要進行商業化運作,也要像醫改、教改那樣,陷入兩難的境地?如果僅僅追求經濟價值,我們律師的收入可以增加,但是律師的形象、社會地位能夠提高嗎?
法律職業是什么?我想,這里面至少包括六個組成要素。
第一,法律職業語言。既然你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用這個行業的語言去表達思想,解釋社會的問題。
第二,法律專業知識。律師是用法律專業知識實現社會價值的。律師要沉下來、穩下來、靜下來,做知識型人才,做知識型律師。
第三,法律職業邏輯思維方式。律師分析社會問題,是用法律思維方式,而不是其他思維方式。
第四,法律職業倫理。省司法廳律管處張良慶科長曾撰文提到這樣一幕:一個出租車司機將乘客送到目的地后,乘客不付錢,結果,附近的其他出租車司機都停下來,一致要求乘客必須付錢。設想,我們的律師受到侵害后,其他律師會停下手中的工作來維護同行的利益嗎?律師行業有沒有形成一個具有法律特色的職業倫理呢?
第五,法律職業信仰。律師要永遠相信法律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律師必須像信仰上帝一樣信仰我們的法律。如果僅把法律當工具,那么終究會被法律所游戲和戲弄。
第六,法律職業行為。內在的規范限制了律師外在的行為,律師的行為要更加規范、嚴謹、秩序。夏天,當大家都穿著背心短褲,你看到一個穿著西服,系著領帶,匆匆奔波的人,那就是律師。
法律職業是什么的經驗交流第2篇
法學教研室主任南普隨老師出席了本次交流會,楊佳怡、周長美、李昊奇和吳淑文四位通過法考的同學也應邀參加了本次交流會。
與會的四位主講人,都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他們在法考道路上的心路歷程,并分別就備考期間的時間分配、復習資料和培訓老師的選擇、心態調整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闡述和解答。最后,南普隨老師作總結性發言,他肯定了我系在今年法考中取得的優秀成績,并用非專業學生通過考試的成功案例來鼓勵大家只要端正學習態度,刻苦學習,積極提升,堅持不懈,就一定會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本次經驗交流會既為同學們備戰法律資格考試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更增強了同學們的備考信心。
法律職業是什么的經驗交流第3篇
根據學院2021就業質量提升工程系列活動的工作安排,12月4日,學院召開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經驗交流會,目的是增進法律專業同學對法考的認識,進一步明確法考復習方向,掌握備考的技巧與方法。
本次經驗交流會由董昕月、李家奇擔任主講人,畢業班輔導員包宇航老師出席本次活動。
17級李家奇同學就客觀題考試進行經驗分享,他分別就老師選擇、時間安排、復習順序、學習方法等幾個方面向備考同學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同時,他提醒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調整心態,堅持不懈,他強調,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尤為重要。
研二的董昕月同學就主觀題進行經驗分享,她指出法考備考一定要堅持,同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輔導老師和學習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備考。
會后,為鼓勵本次法考客觀題一次性通過的同學們繼續前行,取得更好的成績,包宇航老師為通過的學生代表發放獎品,并鼓勵同學們再接再厲,順利通過考試。
經過本次經驗交流,參會的同學們受益匪淺,不僅明確了復習方向,而且收獲了很多實用的備考方法,從而更加堅定了備戰法考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