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積極探索創建無毒社區工作新模式
- 更新時間:2021-03-10 11:22:35
-
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市積極探索創建無毒社區工作新模式》,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市積極探索創建無毒社區工作新模式第1篇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我代表XX市禁毒委就開展社區綜合治理,如何促進“無毒社區”創建工作情況作一發言。
XX市位于XX西南部,系XX市的重要衛星城市,面積XXXX平方公里,人口XXX萬,轄XX個鎮、街道辦事處和X個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境內鐵路、公路縱橫,城鄉經濟繁榮,長江越境而過,水陸交通發達,城鄉經濟繁榮,使XX成了滲透和危害的重災區區之一,目前,全市登記在冊吸毒人數XXXX名,死亡XXX名,并且吸毒人員逐漸呈低齡化趨勢。遏制泛濫,是我市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一項十分緊迫的工作任務。
問題與國家命運,民族的興衰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息息相關,問題解決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江津市委、市政府充分認識到禁毒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苦性,把創建“無毒社區”活動作為社區綜合治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禁毒工作的有效載體和切入點,納入全市工作重點,立足社區,廣泛宣傳,專群結合,積極預防,本著“試點引路,逐步拓展”思路進行綜合治理。近年來,通過創建“無毒社區”活動,全市新滋生吸毒人員逐漸減少,戒毒鞏固率逐步上升,犯罪呈下降趨勢的好勢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目標明確,責任落實
為切實加強領導,深入持久地推進無毒社區創建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為組長,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無毒社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由最初的19個增加到25個。市禁毒委與21個鎮(街)和單位簽定了創建“無毒社區”工作責任書。各鎮(街)和單位結合實際,認真開展創建工作,正確處理好治標與治本的關系,抓住關鍵環節,從根本上采取措施,制定了《創建無毒社區實施方案細則》、《創建無毒社區責任書》、《創建無毒社區工作標準》和《創建無毒社區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強化了對創建工作的領導與監督,層層建立了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將禁毒工作納入目標考核。目前全市已成立基層創建工作機構61個486人,真正做到有組織、有領導、有人抓、有人管,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禁毒委組織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基層組織具體實施的工作格局。確保創建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因地制宜,警務前移,措施有力,取得實效
在創建“無毒社區”活動中,我市因地制宜,面向基層,警力前置,配備社區民警兼任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指導社區治安防控和禁毒工作,并建立了創建“無毒社區”工作小組狠抓措施的落實。為提高創建工作水平,我市每年都要舉辦一期由200名民警和社區負責人參加的吸毒人員調查、幫教培訓會,并先后為92個部門和社區贈送了3000冊禁毒掛圖和禁毒書籍。市公安局、市廣電局、市藥監局、團市委等職能部門發揮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建立了聯動工作機制。市公安機局組織各轄區派出所民警深入轄區各單位,逐片逐村(社)逐居(組)進行廣泛摸排,將吸毒人員的聯系方式、活動去向、結構分布等基本情況,詳細登記造冊,切實占有吸毒人員底數,為打擊和創建無毒社區工作打下基礎,通過落實具體人員,落實責任,開展了“四位一體”的幫教措施(民警、鎮干部、村居干部、家屬),做到五到位(即:談心到位、走訪到位、指導到位、尿檢查到位),對每個離開強戒所的吸毒人員,都要組織幫教人員及親屬與其見面,對其正面教育,并想辦法為其解決勞動就業等實際困難,讓他們充分感受了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溫暖,樹立早日戒除毒癮的信心和決心。
名鎮(街)單位在創建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等不靠,創新工作,走適合轄區實際的創建之路,并收到明顯成效。
XX鎮地處城郊結合部,是我市創建“無毒社區”試點鎮之一,該鎮交通便捷,治安復雜,毒情嚴重,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抓禁毒工作,成立了創建領導小組及辦公室,18個村(居)委會均成立了禁毒機構,并將考核納入村(居)工作實績,層層抓落實。該鎮充分利用機會認真組織學習禁毒法律、法規,將禁毒宣傳帶進村(社),帶入農戶,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的危害性,提高了自覺抵御侵害的能力。近年來,XX鎮緊緊抓住創建“無毒社區”試點活動這一有利契機,強化各項禁毒措施,落實各種幫教活動,狠抓無毒社區禁毒工作,以幫教促轉化,以安撫定人心,轉化涉毒人員的思想,教育涉毒人員告別昨天,走向新生。XX鎮創建“無毒社區”活動經驗和工作方法得到XX市禁毒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廣。該鎮創建“無毒社區”前,共有吸毒人員18名,創建后無新生吸毒人員,除5人外出廣東打工和4名曾因復吸被后報送勞教戒毒外,其余9名經幫教后已停止吸毒。
三、宣傳扎實,形式多樣,發動群眾,參與禁毒
按照“打擊、收戒、宣傳、發動”的工作步驟,我市創建工作始終保持了強大的輿論宣傳攻勢,并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普法教育的整體規劃,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多種形式宣傳活動。一是經常工作與專門宣傳相結合,充分利用市、鎮(街)召開各種會議的機會進行宣傳,在開展“三個代表”學習活動的同時,將禁毒工作貫穿始終,作為“創建平安鎮街,建設平安江津”工作內容之一抓緊抓好。充分利用“6·26”禁毒宣傳日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教育,粘貼標語、掛圖宣傳、實物展覽,通過廣電局轉播禁毒錄像片,組織人員到鎮(街)利用趕集日和人群密集地進行危害的宣傳教育,先后開展各類活動近千次,受教育人數上百萬人。二是普遍宣傳與重點宣傳相結合,適時召開公捕公判大會,對販毒人員進行公開宣判,進一步發動宣傳攻勢,營造輿論壓力。借我市開展“市民月末法制文化廣場活動”之機,開設禁毒宣傳,除展示禁毒成果外,展示各類的實物、掛圖、吸毒用具等,人們通過看、聞、問,對各類的的形狀、氣味及吸毒的危害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三是充分發揮學校禁毒教育主陣地作用,加強對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的預防教育,切實增強青少年自覺抵御侵害的能力。在全市各中小學校內廣泛設立禁毒知識宣傳欄,公益廣告牌,開設禁毒專題法制課,舉辦禁毒講座,組織禁毒知識征文比賽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適合青少年學生特點的預防宣傳教育活動。全市10萬名中小學生接受了禁毒教育。四是注重禁毒宣傳效果。基于吸毒人員多為文化素質偏低的情況,我市不僅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的宣傳,還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在高危人群相對集中、涉毒較為嚴重的鎮(街)村(居)采取組建禁毒宣傳小分隊的形式進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用一個個真實的畫面生動的實例,凄慘的故事來教育警示他們要“遠離,珍愛生命,參與禁毒”。實踐證明,這種點面結合的宣傳教育方式,使公眾識毒、防毒、拒毒能力普遍提高,吸販毒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實現了在校學生無一人吸毒,全市的染毒村(居)也由原來的267個減少到1個,禁毒成效十分明顯。
四、打零與收戒并舉,有效切斷來源,凈化社會治安環境
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是禁毒工作的重點,也是創建“無毒社區”的重要內容,我市公安機關充分發揮主力軍的作用,結合我市毒情,以打擊零星販毒和收戒吸毒人員并舉,充分發動群眾,廣辟線索,深入看守所、強戒所加大對在押人犯和吸毒人員的審查力度,從零包案件中深挖販毒分子,擴大戰果, 1997年至今,先后查破零星販毒案件2954起,打擊處理1211人,繳獲1261.5克,摧毀吸毒窩點206個。按照四個一律的原則,加大收戒力度,共收戒吸毒人員4845人/次,勞教767人,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震懾了犯罪,基本上消滅了大宗販毒案件的發生,使較大的市場和吸毒窩點無法在我市境內形成氣候,凈化了社會環境。
五、有的放矢地整治重點地區和解決突出問題,為創建工作打基礎
按照XX市禁毒委“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全面推進”的禁毒工作總體部署,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抓好重點地區的集中整治工作,不僅對于扭轉本地危害有決定影響,而且對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穩定,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推進創建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去年以來我市范圍內開展了打擊冰毒搖頭丸和易制毒化學品違法犯罪活動專項斗爭,公安、工商、衛生、藥監等密切配合,嚴格規范了易制毒化學品的辦證、運輸、使用、保管幾個環節的管理。今年又借“嚴打”XX,對吸販毒較為突出的XX、XX、XX等重點鎮(街)進行重點整治,通過強力打擊販毒,強化收戒吸毒、深入宣傳和廣泛發動群眾,使集中整治行動有的放矢,打出了聲威和實效,先后破獲案件399件,抓獲涉毒人員903名,繳獲310克。極大震懾了犯罪,有效遏制了重點地區違法犯罪的猖獗勢頭,為創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禁毒綜合治理和創建“無毒社區”工作任重道遠,雖然我市探索出一點經驗,并取得一定效果,但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相差甚遠。面對嚴峻的形勢,仍須不懈努力地創建無毒社區,既要鞏固,又要完善,還要力求創新。我們決心在XX市禁毒委和XX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續努力,扎實工作,加大禁毒工作力度,積極推進禁毒綜合治理和創建無毒社區工作再上新臺階。
市積極探索創建無毒社區工作新模式第2篇
自2015年全區司法行政機關開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范工程以來,防城區作為廣西全區9個試點縣(市、區)之一,防城區司法局以“四個突出”為抓手,通過健全網絡、加強管控、強化宣傳教育等措施,全力打造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新模式,取得較好效果。
突出站點建設,全力構建社區戒毒新平臺
物力、人力能否跟上,是能否成功開展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關鍵。防城區司法局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落實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場所、人員等配備。目前,防城區依托鄉鎮司法所,建立了16個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并配備管理人員,建立了統一管理臺賬,進一步夯實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承載功能,逐步形成了社區戒毒(康復)辦公室統籌協調、各工作站具體負責的齊抓共管社區戒毒(康復)工作體系。其中,茅嶺社區戒毒(康復)示范工作站建成了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辦公室”一間,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掛點的“心理咨詢室”一間,具備集中教育、尿樣檢測等功能的“多功能室”一間,并配備戶外活動大院、禁毒戒毒宣傳長廊等。2016年,茅嶺、大菉兩地還被自治區禁毒委確定為社區戒毒示范點。
突出宣傳教育,精心打造社區戒毒新載體
為使社區戒毒(康復)工作順利開展,司法行政部門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不斷強化網絡信息技術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重點對在校學生、農村外出人員、社區居民、農民、社會青少年、流動人口和社會閑散無業人員宣傳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目的和意義,使大家廣泛了解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方法、程序,提高思想認識和積極參與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自覺性。在禁毒宣傳月還邀請志愿者共同走訪監所內吸毒人員,共同學習《禁毒法》和社區戒毒相關規定,不斷創新開展禁毒預防宣傳教育,增強青少年特別是在校學生的拒毒、防毒意識,受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2015年至今,舉辦集中宣傳活動31場次、培訓班21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0余份,法治進校園講座123次,法治電影進農村巡回放映71場次。
突出日常管控,有效破解復吸脫管新難題
工作中,防城區司法局建立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檔案,因人而異制訂具體的戒毒計劃、方案、階段評估制度等,協調相關部門及社會團體,定期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心理危機干預,督促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定期尿檢和藥物維持治療,確保嚴格依法執行社區戒毒(康復),堅決杜絕復吸和脫管情況發生。
突出以人為本,不斷拓展社區戒毒新方法
在建成的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設立了“法律援助聯系點”,每月不定期開展走訪活動,不定期組織心理咨詢師到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他們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有效降低了社區戒毒人員復吸率,提升了社區戒毒(康復)的拒毒防毒意識,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截至目前,累計接收社區戒毒人員71人,社區康復人員6人,他們生活正常,毒癮明顯減輕,正在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中。
市積極探索創建無毒社區工作新模式第3篇
一直以來,是影響社會治安的重要因素。2011年,福州福清市曾因吸毒人員問題,被福建省禁毒委掛牌重點整治。在這種情況下,福清市全面鋪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并以此為契機探索建立一個有效的社會化禁毒機制,構建全新的禁毒工作格局,成為首批國家禁毒委授予的“全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范單位”。
“社區戒毒康復執行率85.60%、復吸率不超過3%......”數字的背后,就是成績的最好證明。人民網記者近日赴福清,探索該市社區戒毒和社區康復這種戒毒的新模式。
真正做到戒毒康復人員“有人管”
沾上毒癮,想在短時間內“脫毒”比較難。從強戒所出來后,對吸毒人員的后續跟蹤至關重要。如何做到有人管?有人監督?成為擺在福清禁毒工作面前的最大難題。為此,福清推行“五位一體”戒毒模式,即讓專職社工、社區民警、親屬、村干部及醫生一起來管。
福清市音西街道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站位于音西街道綜治維穩中心內,工作站雖然不大,但里面“五臟俱全”。工作站的臺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一個個在冊戒毒康復人員的檔案文件夾。隨手翻看一名戒毒人員的文件夾,厚厚的100多頁內頁資料,詳細記載著戒毒人員的整個戒毒過程。
據介紹,社區戒毒康復由政府主導,工作站站長由街道綜治副書記擔任,轄區所長則擔任副站長,另外還按照戒毒人員15:1的比例配備有禁毒專職的社工。此外,社區民警、親屬、村干部及社區醫務人員也是“大家庭”的成員。
22歲的福清女子小露(化名),因誤信吸冰毒能減肥竟誤入歧途。當時轄區的派出所責令小露到玉屏街道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但她未在規定時間內到社區報到,一直處于脫失狀態,所以她被列為重點管控人員。
2013年8月,小露到網吧上網登記身份證馬上就被轄區民警抓獲,當晚8點接到民警電話,專職禁毒社工鄭瑞云騎著電動車趕過去跟小露見面。小露見到鄭瑞云感到特別親切和信任,就像見到自己的親姐姐似的。
“你年紀還小,不要再去沾那個東西,以后要好好生活。”在鄭瑞云的勸說下,小露第二天就到音西街道簽訂社區康復協議書。在這里,專職社工像大哥大姐般呵護小露,并給她安排工作。
“謝謝她們(禁毒社工)一直的關心,讓我遠離。”小露說,到社區康復以后,每個月都要尿檢,如果再吸毒就會被檢出來。現在她每天都上班,生活過得很充實,也表示不再跟“毒友”聯系。
除了專職社工“一對一”幫扶外,社區民警、親屬、社區干部及社區醫務人員在這過程中也發揮著各自作用。在基層政府牽頭、監管下,福清禁毒部門整合家庭、社區、公安以及衛生、民政等力量和資源,為吸毒人員營造一個“家”的環境,使吸毒人員在社區里實現戒毒康復,使戒毒工作更加人性化。
逐步實現戒毒康復人員“管得住”
眾所周知,戒毒康復人員在社區戒毒期間,一旦稍有不慎,很容易又會復吸。“能不能‘管得住’,防止復吸是關鍵。”專職禁毒社工吳小清坦言。
“戒毒康復有沒有復吸,最直觀的就是看每月一次的尿檢結果。”吳小清說,一些對社區戒毒有抵觸的人員,總是故意推脫,并且找各種理由來搪塞,試圖以此逃避尿檢。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男子王某在福清當地是個很風光的人。他下海經營海蜇皮生意,短短幾年就掙兩百多萬元,吸毒讓王某偏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眼里只有白粉,父母、兄弟姐妹、家庭他全然不顧。
30歲本應是男人娶妻生子的年齡,而他卻終日與為伴。從1993年開始吸毒到社區戒毒康復之前,王某近20年的大好時間和金錢都耗在吸毒上,先后勞教3次,強制戒毒3次。2013年1月,王某從三明強制戒毒所強制戒毒期滿,由福清市公安局責令其接受社區康復三年。
“說實話,這樣的康復人員能否‘啃下來’,我心里也沒底。”社工陳先生說,為此他們就采取“10+20+30”工作法,對王某進行實時管控。即:每10天對他進行一次訪談,主要是采取電話訪談或面談的形式,了解他的表現,讓他感到社區戒毒工作站的關心;每20天要求他主動向所在工作站報告一次近期活動情況,準確掌握他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方案;每30天要求他必須接受一次尿檢,以檢驗社區戒毒康復成效。
三年過去,王某生活回到正軌。
從點點滴滴的生活關愛和幫扶,到心理輔導、督促定期尿檢、組織參與社會活動等等,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無疑成為戒毒人員在重返社會后的一個家,最大限度地遏制了“復吸”的可能性。
這幾年,福清市社區戒毒康復執行率逐年提高,復吸率則逐年降低。截至目前,福清市社區戒毒康復執行率為85.60%,復吸率不超過3%。
助戒毒康復人員“管得好”
社區戒毒康復人員不僅要有人管,管得住,還要力爭管得好。目前,福清全市24個鎮街都已設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站,即使在社區戒毒對象僅有兩三個的南嶺鎮、一都鎮,同樣也沒有落下。
為落實“管得好”的目標,福清市進一步創新吸毒人員服務管理,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吸毒人員網格化服務管理試點工作。
根據初步的方案,共設置有四級網格,每個網格根據工作需要配置網格組長、網格警員、網格員等。禁毒網格員可吸收禁毒工作志愿者、離退休老干部、老黨員等對象。網格員主要將開展吸毒人員基礎信息采集、錄入、監督管控、幫教救助服務、禁毒宣傳教育等。通過網格化管理,希望吸毒人員最后能順利回歸社會,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目前,按照國家禁毒辦、中央以及福建省綜治辦試點工作要求,福清市以玉屏街道、音西街道、龍田鎮等3個鎮(街道)為試點,將吸毒人員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鎮街組織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站和派出所落實吸毒人員定期隨訪、動態監測、危險性評估和跟蹤監管等措施,真正確保“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嚴防吸毒人員肇事肇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