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文委發〔〕306號重慶市關于原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助實施方案的通知
- 更新時間:2015-12-21
-
政府公文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渝文委發〔〕306號重慶市關于原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助實施方案的通知》,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重慶市人力資源和
社會保障局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原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助實施方案的通知
(渝文委發〔2015〕306號)
各區縣(自治縣)文化委、人力社保局、財政局:
鄉鎮(公社)老放映員作為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從業人員,長年堅守在我市農村電影放映第一線,是特定歷史條件下我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為我市農村電影事業發展和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貢獻。根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妥善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歷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廣發〔2012〕47號),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原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助實施方案通知如下。
一、發放范圍
本方案所稱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是指:凡
二、認定辦法
按照“區縣負責、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全面準確”的工作原則,實行“原始材料證明與組織查證相結合”的辦法,由各區縣(自治縣)和鄉鎮負責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的身份及服務年限的審核、認定、公示等工作。要做到不重不漏,一次性完成。具體辦法如下:
(一)關于身份的認定
凡是符合本方案發放范圍的人員,均納入本次身份認定的工作范圍。
(二)關于服務年限的認定
服務年限以從事農村電影放映實際年限為準,最遲截止時間為
(三)具體操作辦法
1.個人向所在鄉鎮提交《重慶市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助申請表》并提供能夠證明其從事農村電影放映服務身份及起止年限的相關原始材料。個人提出申請的截止時間為
2.鄉鎮(街道)對參加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助的個人申請進行初審,確定上報審核名單。初審核實的上報材料必須確保準確無誤,方可報區縣(自治縣)相關部門審核。
3.由各區縣(自治縣)文化主管部門牽頭,會同所在區縣(自治縣)人力社保、財政等部門,對鄉鎮(街道)上報的初審名單進行審核。
4.各區縣(自治縣)有關部門審核后,報所在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終審。終審名單須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報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備案。
(四)對特殊情況的處理
1.相關人員證件丟失的,當事人應當提供原始記錄和確鑿的證明材料,經核實后予以認定。
2.戶口遷移至市外的鄉鎮(公社)老放映員,向原從事放映所在鄉鎮(街道)提交個人申請;戶口遷移仍在市內的,向現戶口所在地鄉鎮(街道)提交個人申請。
三、發放標準
對符合條件的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發放養老保險一次性定額補助和醫療補貼。其中,養老保險一次性定額補助用于個人參保繳費,標準為每放映服務一年補助600元;醫療補貼為每放映服務一年每月補貼10元,按月發放。
在此之前,已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保險和醫療補助問題的區縣(自治縣),對比本補助標準,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由有關區縣(自治縣)政府酌情處理。
四、參保及發放方法
凡符合我市現行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參保條件的鄉鎮(公社)老放映員,尚未參保的,在參加養老保險時享受一次性定額補助;同時在領取養老待遇時按月享受醫療補貼。
(一)符合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人員。60周歲以下人員,一次性定額補助全部計入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計繳費年限,并按規定計息,從其領取養老待遇之月起,按城鄉居民養老規定按月計發待遇。60周歲及其以上尚未參保的人員,可由本人選擇適當的繳費檔次參保,其一次性定額補助用于其參保繳費,不足部分由本人補足,尚有余額的計發本人。60周歲及其以上已參保但未選擇繳費檔次或原選擇繳費檔次較低的人員,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繳費檔次,以提高養老待遇,一次性定額補助用于參保繳費,不足的由本人補足,還有余額的發給本人。
(二)符合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人員。未參保的可按規定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參保的繼續按規定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次性定額補助計發給本人。
(三)符合參加超齡人員養老保險條件的人員。未參保的可按《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解決我市用人單位未參保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基本養老保障有關遺留問題的通知》(渝辦發〔2011〕272號)規定選擇參加城鎮超齡人員養老保險,一次性定額補助用于參保,不足的由本人補足,還有余額的發給本人。已參保的一次性定額補助計發給本人。
(四)醫療補貼。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發放養老待遇時按月代發。凡2015年1月及以前已領取養老待遇的,從2015年1月起發放醫療補貼,不再補發以前年度待遇;2015年1月以后達到領取養老待遇條件的,從領取養老待遇之月起發放醫療補貼,不再補發以前年度待遇。
(五)戶籍遷移到市外的符合享受補助條件人員。其養老補助和醫療補貼均一次性發給本人,其中醫療補貼按余命年限12年計發。
五、經費保障
(一)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保險和醫療補助資金由各區縣(自治縣)政府負責。市級財政根據財力情況,對特別困難的區縣(自治縣)給予一定補助。
(二)參加養老保險一次性定額補助資金的解決辦法。由區縣(自治縣)財政部門將所需資金于2016年3月底前劃撥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資金到位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應記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的,劃入相應個人賬戶;應發放給本人的,在
(三)按月發放醫療補貼資金的解決辦法。由區縣(自治縣)財政部門將所需資金劃撥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將所需資金劃撥到位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金融機構實行社會化發放。代發所需工作經費由區縣(自治縣)財政專項列支。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各區縣(自治縣)政府要切實履行解決好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歷史遺留問題的主體責任,落實工作分管領導,成立專項工作班子,統籌協調文化、財政、人力社保、維穩等部門,負責落實好本方案。
(二)落實責任。市及區縣(自治縣)相關部門要結合各自的職能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做好這項工作。文化部門要負責落實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的身份和服務年限認定工作;人力社保部門要負責落實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障的辦理和補助發放工作;財政部門要負責落實資金籌措和經費保障工作。市文化委要會同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等部門,適時開展專項督查,各區縣(自治縣)要加強信息報送,確保工作到位,責任到位,推進到位。
(三)嚴格紀律。各區縣(自治縣)在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執行。在身份和服務年限認定、審核及參保、發放等各工作環節,都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嚴格遵守相關程序和規定。對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嚴肅處理,及時糾正,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取消相關申請人的參保資格。
(四)維護穩定。各區縣(自治縣)要加強思想疏導,做好政策解釋和輿情引導,及時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做實。全市紀檢監察、信訪維穩、公安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本方案實施期間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的總體平穩。
本通知由市文化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附件:1.重慶市原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貼申請表
2.重慶市原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貼人
員名冊(樣表)
3.重慶市原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養老和醫療補貼統
計表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重慶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