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 常用公文 > 政府公文 > 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調查報告正文
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更新時間:2013-10-19

政府公文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調查報告》,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參政議政

第三期

 

政協xx自治縣委員會辦公室       2013931

 

 


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縣政協科教文史委

 

為助推我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根據縣政協主席會議安排,2013629日至97日,縣政協副主席xx帶領部分縣政協委員及縣教委有關負責人對我縣學前及小學教育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通過聽取匯報、個別訪談、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議等方式,到xxx小學、xxx中心校、xxx中心校、xxx中心校、xxx中學、xxx小學、xxx小學、xxx小學及xxx幼兒園、xxx幼兒園、xxx幼兒園、xxx幼兒園等小學及幼兒園,了解當前我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情況。925日下午,縣政協九屆四次常委會議聽取了縣政府副縣長xx代表縣政府所作的《關于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情況的通報》。與會縣政協常委圍繞如何助推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進行了議政交流發言。在認真調查研究并吸收縣政協常委會議意見的基礎上,整理形成如下調查報告。

一、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制定了《關于學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動計劃》、《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建設規劃》,出臺了《關于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xx委發〔201216號),為大力發展學前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政策措施保障。2012年,全縣有幼兒園106所,其中公辦3所、民辦103所,建成市一級標準幼兒園2所、市二級幼兒園5所、市三級幼兒園21所。全縣在園幼兒16709(其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187人,小學附設學前班3910人,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12612),教職工1249人,其中專任教師603人、保育員250人、園長及其他人員396人。全縣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為56.8%。全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小學189所,在校學生41448人(其中民辦小學生1239人),專任教師2999人。農村寄宿制小學2所,學生9人。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入學率99.91%,鞏固率88.98%,畢業率為99.01%。全縣小學師生比為113.82。全縣普通小學占地面積110.84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8.16萬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26.74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積9.21平方米

二、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促進了學前及小學教育事業長足發展,但與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武陵山區教育高地”的目標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還不高。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學前及小學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前教育發展比較滯后。一是公辦幼兒園建設進度緩慢。全縣現有公辦幼兒園3所(xx鎮中心幼兒園、xx鎮美萃幼兒園、機關幼兒園),占全縣現有幼兒園總數的2.8%。按照縣政府《關于學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動計劃》要求,到2013年,全縣將新建14所鄉鎮(街道)中心公辦幼兒園、改建13所中心校附屬幼兒園。但目前僅改建了xx鎮中心幼兒園,其他鄉鎮(街道)公辦幼兒園建設尚未啟動。其主要原因是,公辦幼兒園建設用地指標遲遲未能解決。二是民辦學前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全縣有94所民辦幼兒園園舍以租賃房或自建房為主,均未達標,占民辦幼兒園總數的91%目前全縣有14所普惠制民辦幼兒園,10余所非法民辦幼兒園。在辦園方向上,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突出。在班額人數上,?。ㄊ校┮幎ㄓ變簣@限額標準(大、中、小班)分別是3530、25/班,而我縣民辦幼兒園(大、中、小班)分別超標14.6%、11.7%、9.7%。三是鄉村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據統計,目前有150 個行政村沒有幼兒園,適齡兒童只能就近到其它村幼兒園或小學學前班就讀。xx鎮、xxx鎮、xxx鄉、xxx鄉、xxx鄉均無幼兒園。

(二)城鄉小學教育發展不均衡。一是城鄉師資配置失衡。從師生比來看,目前全市小學平均師生比為120,而我縣為113.82,小學教師總體超編;從目前教師分布情況看,城鄉教師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現為農村小學教師缺編,缺編203名,縣城及周邊小學教師超編,超編46名。如烏楊街道中心校教師超編20人。從素質教育課程設置需要看,農村學校音體美專職教師嚴重不足,缺編248名。如xx鎮中心校音體美學科均為非專業教師。二是農村學生人數差異較大。據統計,2012年秋季,全縣農村學生5人以下的學校有8所,10人以下的學校有16所。如清溪場鎮芒表小學只有2個班11個學生、4名教師,僅開設了語文和數學課。三是城鄉學校設施設備不均衡。從“六大功能室”建設、課桌椅的配置、校舍改造配備情況來看,縣教委直屬學校及鄉鎮中心校配置相對較好,邊遠鄉村學校及二級法人學校的設施設備較差。如三合小學尚無信息教學室,校舍還是70年代的平房。四是學校經費不均衡。學校公用經費是按學生人數統一劃撥,農村學校由于學生少,其公用經費就少,運轉比較困難

(三)師資力量難以滿足發展需要。一是學前教育師資水平落后。全縣幼兒園專任教師具有初中、中專(含高中)、大專、本科學歷的人數分別是157、700、405、54人,占比11.9%53.2%30.8%、4.1%。民辦幼兒園教師持有“三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比例為30%。農村民辦園“保姆式”的教育較為普遍。按照縣政府《關于學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動計劃》要求,全縣公辦幼兒園建成后,幼兒專任教師缺口約1300余人,同時保教師資嚴重不足。二是小學師資整體水平不高。從學歷上看,全縣小學教師中專(含高中)、大專及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數分別是403、2247、437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13 %、72.8 %、14.2 %。從年齡上看,50歲以上、4050歲、40歲以下的教師分別占11.5 %、35 %、53.5 %。從民辦轉公辦教師情況來看,全縣民辦轉公辦教師有725人,部分教師年齡偏大,知識老化,有的只具備小學學歷,難以適應目前的教育教學需要。

(四)教師績效考核機制有待完善實行績效工資以后,小學教師的待遇有了進一步提高,但是各個學校的績效工資考核辦法不一致。從總體情況看,邊遠教師補貼、名師獎勵及超課時補助、學校管理層補貼需要從教師績效工資的30%中扣除,從而減少了教師績效工資總額,普通教師每學期的考核合格即使達到優秀的,其績效工資也只能得到一半以下,一般情況下在1000元左右,最低的在300元左右。

(五)校(園)監管亟待加強。一是在收費方面,民辦幼兒園平均入園費為1350/期,最低和最高收費分別為300/期、3180/期。民辦幼兒園為了盈利,存在收費不合理現象。二是幼兒園及小學的安全管理壓力較大,如鄉村幼兒園校車安全、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小學交通安全、校園及周邊社會治安隱患矛盾仍然突出等。三是在小學教育管理方面,目前全縣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約2.3萬人,現有寄宿制學校的容量十分有限,同時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壓力較大。

三、助推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的建議意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振興xx教育事業,必須從“娃娃”抓起。要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有關政策措施,促進學前及小學教育健康發展。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特建議如下:

(一)務必重視學前教育發展。一是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建議縣政府專題研究公辦幼兒園建設事宜,切實解決建園用地指標、園舍標準化建設及師資配備等問題。如采取規劃新建一批、置換改建一批、現有園舍擴建一批等方式,加快鄉鎮(街道)中心公辦幼兒園建設,確保2013年底實現鄉鎮(街道)公辦幼兒園全覆蓋。二是規范引導民辦學前教育發展。強化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年審評級,通過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措施,加大普惠制幼兒園獎勵扶助力度,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惠普制幼兒園;開展教育、公安、消防、工商、衛生等相關部門綜合執法,取締非法學前教育機構,建立收費項目公示制,規范其收費行為。三是切實解決鄉村學前教育“空白化”問題。對行政村確需辦幼兒園的,要通過公辦、民辦公助或民辦等方式,分批分期予以解決。在新農村和城鎮建設中,要將居民聚集區的幼兒園建設納入規劃,切實解決適齡兒童就近“入園”問題。

(二)促進城鄉小學教育均衡發展。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要高度重視教育債務消欠工作。根據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擴大鄉鎮(街道)中心校建設,提高生均用地面積、建筑面積,完善學校功能用房等設施設備,提升小學標準化建設水平。二是促進城鄉教師均衡配置。建立業務考試、業績考評體系,調節城鄉學校教師編制余缺,逐步解決城鄉教師編制“倒掛”的問題;教師職稱評定和評先評優應向農村學校傾斜;切實改善農村教師住房和辦公條件,加大獎勵扶助力度,鼓勵年輕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三是有效整合農村小學資源。對符合撤并條件的學校或教學點,經當地村民(學生家長)同意,并報市級審批后予以撤并,將學生送到附近學校或寄宿制學校讀書。四是建立健全城鄉學校結對幫扶機制。推行城鎮優質學校幫扶農村薄弱學校,提升農村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五是全面推進城鄉小學素質教育。開展小學音樂、體育、美術、書法、電腦及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一是實施校(園)長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公辦校(園)長素質評價機制和淘汰機制,轉變工作作風,建立一支素質較高、責任心強的校(園)長隊伍。二是根據教師缺編情況,公開招考一批公辦幼兒教師及小學教師,充實一批優秀年輕教師到農村小學任教。三是強化教師隊伍的培訓。制定全縣學前和小學教育教師培訓計劃,將培訓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通過向市內外高校選派一批,在縣教師進修校培訓一批等方式,加強對在崗教師的業務培訓工作。

(四)強化校(園)規范化管理。一是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建立完善校(園)安全管理機制,安裝完善校(園)監控設備,強化校(園)警和保安力量,由縣公安、教育、安監、交通、衛生、消防等部門定期不定期開展聯合執法,摸排校(園)周邊社會治安、交通、食品衛生及消防安全等情況,提高校(園)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嚴防傷亡、中毒等群體性事件發生。二是繼續實施好小學營養促進工程,改善學生食堂條件,減少用餐浪費現象,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在縣級財力可能的情況下,將食堂工人的工資待遇納入財政預算。三是推進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對部分農村小學,可以改、擴建成寄宿制學校,在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新建寄宿制學校,同時加強寄宿制學校的日常管理,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五)建立健全考核獎扶機制。一是完善教師績效工資考核辦法,將邊遠教師補貼、名師獎勵及超課時補助、學校管理層補貼納入財政預算,進行單獨考核,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建立學前及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將學前及小學教育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對鄉鎮(街道)及縣級有關部門的年度考核內容。探索建立片區教育督導管理模式,在原來“八區”設立教育管理中心,加強對片區教育教學工作的考核和指導工作。三是建立完善捐資助學體系,通過縣慈善會、紅十字會等渠道,多方籌集教育資金,加強助學資金監管和規范使用,落實貧困家庭幼兒入園補助政策。鼓勵和引導各級各界人士參與捐資助學工作。

 

【全縣學前及小學教育發展調查報告】相關的文章

網站使用說明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欧亚精品一区三区免费|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