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視廣告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 更新時間:2013-12-23
-
常用表格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影視廣告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范本1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系 別 傳媒藝術系 專 業 影視廣告 班 級 051
學生姓名 李強 學 號 0522203124 指導教師 李美淑
一、 畢業設計的內容和意義:
畢業設計的主要內容是,以2008年國家頒布的新<勞動合同法>為切入點,進而深入調查采訪研究2008春季求職的一個專題新聞.
先從一個2008重慶春季人才交流會展開,引出新<勞動合同法>.
調查發現:半數企業完全認可新法,招聘不減少用人更謹慎,六成企業不愿用應屆生,四成企業寬容跳槽者.
2000多名求職者參加網絡調查,表達對新<勞動合同法>的看法:簽用工合同,就業就有底氣.此外,記者解說:兩類用人單位不適合<勞動合同法>,以及兩種情形勞動者才賠違約金.
專家談80后:修能更修德.
專家提醒:今年求職需提前行動.對第一季度熱門行業職業預測.中高級技工,需求量大.三大行業成跳槽熱門(技術型人才.專業咨詢人才,互聯網人才).
有多個行業,月薪上漲10%(機械加工,餐飲服務員的用工需求與求職者比分別達到3.6:1.3:1)
職業結構調整,涌現的新職業.
自考成考幫你拓寬就業路.
最后提醒:無證培訓班,忽悠充電者.
意義:了解新的勞動合同法.它在促進企業規范管理的同時,更加保護了勞動者的權益. 對第一季度熱門行業職業預測,為您的求職之旅進行法律上的保駕護航.
二、 文獻綜述:
《重慶晨報》為重慶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可讀性;
大渝網.新聞頻道.大渝網是重慶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之一, 資料全面、信息及時,但很多的資料需要參考者有一定的分辨、判斷能力,要經過一定的其他資料的的佐證。
聯英人才,重慶最完善,規模最大的HR服務體系. 聯英人才旗下3大人才市場,聯英人才網(www.hrm.cn). 《重慶晨報.聯英人才招聘專刊》. 《聯英人才招聘周刊》三大主流招聘平臺,包括人才派遣,獵頭,人才培訓,大中專學生培訓實習就業在內的HR服務版塊.2007年《重慶晨報.聯英人才招聘專刊》占據了重慶主流媒體73.5%的市場份額.
三、工作計劃及方案論證:
本策劃于2008年2月進入主題構想,該月底作出基本框架。3月初進行可行性論證,并進一步征求指導老師的意見,作出適當改進和調整。3月底前收集、整理完所有文獻資料,并完成文字設計初稿,提交指導老師審定。4月中旬完成文字設計完善、改進,最終定稿。4月底完成設計中的現場拍攝、剪輯、制作,并刻錄成光盤,
關于<2008,求職之旅>專題新聞的調查問卷與結果:
您了解<勞動合同法>:
A 認真學習過 13.29%
B 和自己有關了解 29.11%
C 大概知道一些 51.26%
D 不了解 6.34%
參加春季人才招聘會.您是否突擊學習<勞動合同法>:
A 是 48.74%
B 否 51.26%
A.能夠切實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34.18%
B.能夠促進企業規范管理 24.05%
C.還不太完善,企業有空子可裝 41.77%
下列<勞動合同法>中的一些規定,您覺得對勞動者來說最有價值的:
A 試用期保護力度加大 13.31%
B 規章制度制定要與職工,工會協商 6.7%
C 用工必須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變更合同也應采用書面形式 16.89%
D 簽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范圍擴大,抑制勞動合同短期化 9.21%
E 規定用人單位裁員應當承擔社會責任 15.18%
F 將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制的人員納入<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 8.87%
G 勞務派遣員工的權益保護有了明確 6.65%
H 違約金不能隨便約定 11.77%
I 競業限制時間縮短,補償支付時間明確 8.87%
J 不清楚 2.25%
四、參考文獻:
《中國大百科全書》2001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勞動合同法> 2008新版
《重慶晨報》 2008年3月10日;
《重慶晨報.聯英人才招聘專刊》 2008年3月10日;
大渝網.新聞頻道
聯英人才網(www.hrm.cn).
新浪網(www.sina.com.cn)。
五、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簽字) 日期:
六、審查意見:
教研室負責人(簽字) 日期:
系部負責人:(簽字) 日期:
范本2
2005屆專科生畢業設計(論文)
開題報告
系 別 傳媒藝術系
專 業 影視廣告
班 級 影視廣告051
學 號 05344503234
學生姓名 楊莉
指導教師 張玉良
傳媒藝術系
2008年2月日
設計題目:新聞專題娛樂化現象走向研究
1 畢業設計的內容和意義
1, 理論意義
在我國新聞界,日益明顯的新聞專題娛樂化趨向已形成一種潮流,大有左右新聞傳媒之勢.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將新聞專題娛樂化視為洪水猛獸,認為新聞的娛樂化必將導致媒介的庸俗化; 也有人完全贊同,將新聞專題娛樂化看作爭取受眾和市場的法寶.應該如何看待當前愈演愈烈的新聞專題娛樂化現象這需要我們深入用傳播學的研究方法來分析好新聞與娛樂的關系
2, 現實意義
對新聞專題娛樂化傾向的影響,可以說國內學者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對新聞專題娛樂化持反對意見,視其為洪水猛獸,認為"新聞專題娛樂化"將導致傳媒流于庸俗,最終使傳媒的權威下降,公信力喪失,甚至危害社會風氣.而有的人則將"新聞專題娛樂化"當作爭取受眾和市場的法寶.有的人認為新聞專題娛樂化有利又有弊,既要杜絕其負面影響,又要充分發揮其優勢.]新聞專題娛樂化已經成為中國的新聞傳播業界的寵兒,這一現象之所以會在中國成為一種時尚,不單是步世界傳媒發展之后塵.中國新聞專題娛樂化現象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2 文獻綜述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目前,我國理論界對新聞專題娛樂化無簡單明確的定義,一般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來加以闡述:內容上,偏向軟新聞(西方媒介稱之為"大眾新聞")或盡力使硬新聞軟化.其表征是減少嚴肅新聞的比例,將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帶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聞,暴力事件,災害事件,體育新聞,花邊新聞等軟性內容作為新聞的重點,竭力從嚴肅的政治,經濟變動中挖掘其娛樂價值.形式上,強調故事性,情節性,從最初強調新聞寫作中適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強貼近性,衍變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強化事件的戲劇懸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聞故事化,新聞文學化道路.以上闡述強調了新聞專題娛樂化現象的三點特征:一是內容上注重軟性新聞,二是挖掘硬新聞中的娛樂性因素,三是形式上強調吸引力.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美國新聞界出現了新聞與娛樂融合的趨向,這種新聞專題娛樂化現象根源有二:快樂主義原則是篤信個人主義的現代美國人追求的目標,受眾的新聞消費行為同樣如此,這是其社會基礎;傳媒市場化使公眾利益向商業利益傾抖,利潤最大化的原始動力使媒介完全受"大數法則"支配,原先新聞選擇與制作的新聞理念為強調受眾廣度,制作成本及與利益集團利益沖突程度的市場理念所取代.由此,美國新聞專題娛樂化有其必然性.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對"新聞專題娛樂化"概念,目前學界還沒有一個標準的或令人信服的定義.概要地說,在內容上偏向軟新聞或盡力使硬性新聞軟化,即所謂"硬新聞軟著陸".娛樂性節目比例大量增加,嚴肅新聞節目的比例下降,將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帶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聞,暴力事件,災害事件,體育新聞,花邊新聞等軟性內容作為新聞的重點,竭力從嚴肅的政治,經濟變動中挖掘其娛樂價值;
3 工作計劃及方案論證
1.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
定量分析是目前世界各國傳播學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它的最大優點是標準化和精確化程度較高,邏輯推理嚴謹,研究結構更為客觀準確.在論文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對通過對新聞專題娛樂現象的這些統計量的解釋形成評價結論.
定性分析可以比較完整地把握研究對象現狀,深入了解內部運作的過程和行為.本論文中將采用觀察,訪問等方法,收集有關調查對象各種特性的文字資料,經過分析后對調查對象的性質和特征作出概括.
2.描述性研究,解釋性研究和預測性研究相結合
在論文中,將有對選擇一些個案的描述性研究,并且對這些描述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作出解釋和說明,使人們更深一步對財經日報發展現狀有所認識和了解,把握新聞專題娛樂化的發展脈絡,并且尋找影響其發展的癥結,并對其未來發展作一預測.
3.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是研究的一種類型,是對印刷文字,影片,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中顯性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一項研究技術.通過對各類媒介新聞專題娛樂化的內容分析,對其發展變化,趨勢各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
(1)選題,定題:
(2)資料查詢:
(3)寫出開題報告及提綱:
(4)初稿:
(5)第二稿:
(6)中期檢查:
(7)定稿:
4 參考文獻
[1]. 林暉:《市場經濟與新聞專題娛樂化》 《新聞與傳播研究》2001第2期
[2]. 史安斌:《美國電視新聞專題娛樂化的四個趨勢》
[3].李希光.畸變的媒介(修訂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4].李良榮.娛樂化,本土化――美國新聞傳媒的兩大潮流[J].新聞記者.2001(3).
[5].[美]希倫・A・洛厄里.梅爾文・L・ 德弗勒.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中譯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6].林暉撰寫:《市場經濟與新聞專題娛樂化》,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1年的3期;
[7].張國良主編:《新聞媒介與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參見《每日新報》(2002年6月初);
[9] 參見南方網(
[10] 參見《中國日報》網站(
[11] 參見《北京青年報》(
[12].《娛樂新聞和新聞的娛樂化》www.51lwa.com/info/3871
[13].《美國早間電視新聞節目透視》www.lunwn86.com/lunwen/xinwenchuanboxue/3963.com
[14]黃 開民,周艷主編《中國傳媒市場大變局》,中信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P170
[15].《外國新聞事業史》張允若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