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高校“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
- 更新時間:2014-03-11
-
黨團相關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大學高校“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大學高校“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
一、在形式主義方面
1.有的會議多,文件多,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現象。會議重部署,輕落實,往往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無果。教學科研中,目標、理念、口號多,對于實際問題研究少、解決問題措施少。
2.有的對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理解不到位,貫徹落實中央精神,不能很好地結合學校實際,照搬照抄,工作停留在“文發了、會開了、話講了”,制度停留在紙上、墻上、網上。有的黨委中心組學習流于形式,質量不高。
3.有的比較浮躁,急功近利,熱衷于快出成果,喜歡做有顯示度、曝光率的事,不愿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對基礎研究工作重視不夠。重面子工程,輕實際成效,重短期效應,輕長遠建設。有的機構成立了一家又一家,合作搞了一個又一個,推動的如何,效果如何,沒有人過問。
4.有的辦學規模片面求大、學科專業盲目求全,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容,缺乏辦學特色。有的熱衷于開大會、造聲勢,搞節慶、做宣傳,辦論壇、設評比,立項目、描亮點。有的在解決學校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力度不大、辦法不多。
5.有的發展戰略規劃“不接地氣”,盲目提創建世界一流,提法很新穎,文字很講究,但脫離實際,唱高調,炒概念,操作性不強,規劃做完了,擺在那里沒人看。有的在發展戰略上沒有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對高水平大學、研究型大學以及行業特色性大學的基本特征、發展規律和辦學特點研究得不夠透徹,導致群眾對學校發展戰略缺乏理解和支持。
6.有的工作不扎實,好大喜功,浮在表面。辦學理念思路原則提得多,具體抓落實少,措施不到位,制度跟不上。辦事流程繁雜,工作效率低,對一些院系有發展意義的決策,需要各個職能部門逐個審批,再到校領導審批,時間冗長,錯失機遇。
7.有的檢查多,評比多,指標繁雜,靠包裝、弄虛作假,虛擬應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檢查走過場,雷聲大、雨點小;檢查完最終沒有解決實際問題,不了了之。
8.有的在人才培養上輕視育人功能,對本科教學重視、投入不夠,不愿花大力氣。在學校中長期發展戰略中,缺少關于“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的科學規劃,對學生的成才成長沒有落到制度上、行動上。
9.有的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喜歡轟轟烈烈、熱熱鬧鬧,重外部引進人才,輕內部人才的培養和提高,外聘院士和兼職教授一大堆,只是名義上裝點門面而已。
10.有的領導干部責任意識不強,在其位不謀其政。有的“雙肩挑”干部,疲于應酬、違規兼職,忙項目評審,忙學術交流,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學校發展和管理工作上。有的領導干部頻繁出國考察、外出講課;有的能力不足、華而不實,實干精神不夠。
二、在官僚主義方面
11.有的領導干部聯系師生不夠廣泛,渠道不夠暢通,深入教學科研一線調研不夠,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足,辦法不多;有的官腔足,架子大,熱衷于跑上級、拉關系,很少在校園里看到校領導身影。
12.有的官本位現象依然存在,一些教授熱衷于進機關當干部,不愿潛心做學問搞研究。
13.有的在制定政策和在“三重一大”決策中,缺乏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廣泛聽取意見,尤其在一些涉及師生員工切身利益問題上,有時“拍腦袋”決策,在辦公室里出政策,聽意見蜻蜓點水,或只聽不改,政策不能落地生根,師生參與民主決策的體制機制不健全。
14.有的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能力、服務態度不佳,校內職能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情況較為普遍,對師生反映的問題和困難不放在心上,不及時解決。少數部門搞小圈子、小集體,遇到利益就爭,遇到困難就躲,個別部門甚至還存在吃拿卡要的情況。有的對上阿諛奉承,對下趾高氣揚。多為領導服務,不為群眾辦事,只唯上,不唯實,不為民。
15.有的校內機構設置隨意,部門越來越多,中層干部職數不斷膨脹,學校權力過分集中在校(部)機關,協調溝通不夠,相互推諉扯皮,工作效率不高。
16.有的領導班子成員分工不合理,職責不清,分工如分家,只管自己分管的事,各管一攤,互不通氣,大局觀念、全局意識不強,形不成合力。
17.有的領導班子不和諧、不團結,缺乏講真話、講實話、平等討論研究問題的寬松氛圍,甚至拉幫結伙,嚴重影響學校發展。
18.有的“雙肩挑”領導干部對學校管理工作投入不足,多數時間忙自己的課題申報;有的利用行政權力獲取學術資源,為自己、親朋好友和身邊的人謀取利益;有的以權謀私,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科研項目評審、研究生招生錄取等方面收取好處;有的論文找人代寫,并沒有上課,或很少上課,短短幾年評上教授博導。
19.有的缺乏民主作風,聽不進不同聲音,容不下不同意見,不能很好執行民主集中制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凌駕于組織之上,喜歡一個人說了算。
20.有的在干部選拔任用上正氣不足,存在重學歷和學術背景,輕人品和工作實績,干部人事任免,少數領導個人說了算,任人唯親。
三、在享樂主義方面
21.有的領導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開拓創新意識不強,缺乏攻堅克難的勇氣,樂于小富即安,小打小鬧過日子。遇到矛盾困難就轉頭,講權力的時候想當主角,講責任的時候往后退縮,在位不在崗,在崗不履職。面對學校改革發展的難題總是從客觀上找原因,不從自己的思想觀念上找問題,習慣于拿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拿老辦法對付新情況。
22.有的領導干部不敢擔當,怯于管理,工作中責任心不強,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對工作敷衍應付,得過且過,遇到矛盾繞著走,碰到困難往后縮,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管,該改的不改,滿足于做四平八穩的“太平官”,師生員工反映的突出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23.有的領導干部工作精力投入不夠,喜歡迎來送往,不愿在干事創業上下苦功夫;有的領導拈輕怕重、不愿奉獻,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的動力不足,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在奢靡之風方面
24.有的學校公共資源分配不合理、浪費嚴重,“三公經費”開銷過大,在經費的嚴格管理、使用公開和使用效果方面仍存在問題,未能把有限的資源充分用于教學、科研上。
25.有的學校缺乏勤儉節約的意識,管理粗放,學校水、電、食物浪費嚴重,教學、辦公場所長流水、長明燈現象普遍。有的科研經費使用率不高,科研成果共享不夠,教學實驗設備利用率較低,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
26.有的公務接待過多,搞攀比、擺闊氣,超標準,經費不透明。逢年過節,有的學校校內各部門相互宴請,送禮成風。有的領導干部超標準配置汽車,超標準住房,超標準裝修辦公室,個別領導作風不檢點,生活情趣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