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縣消防安全形勢評估報告
- 更新時間:2015-01-31
-
工作總結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區縣消防安全形勢評估報告》,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xx縣公安消防大隊
關于當前消防安全形勢的評估報告
縣人民政府:
為全面掌握當前我縣消防安全總體情況,為縣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大隊結合日常消防工作情況,收集數據資料、開展專題研究,對我縣當前消防安全形勢進行研判和綜合分析評估并提出了對策建議?,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當前消防安全現狀
隨著xx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高層建筑大量興建,工業園區、物流園區項目快速推進、地下設施廣泛利用,大型商場、集貿市場、賓館、飯店,大型石油天然氣企業發展迅猛,公眾娛樂場所逐年增加,誘發火災事故的潛在危險因素逐年增多,城市火災負荷不斷增大,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極易造成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
(一)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面臨嚴峻挑戰。近幾年,隨著我縣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全縣投入使用的高層建筑逐漸增多。這些建筑樓層高、體量龐大、功能復雜,給防火滅火工作造成較大影響。特別是受舉高車高度限制以及缺少大型的移動排煙設備,一旦火災蔓延,撲救難度大,人員疏散困難,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二)老城區、城鄉結合部消防安全薄弱。xx街道解放街、環城路、高家橋3個片區,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常住人口約2萬人,片區內建筑多為老舊木質及磚混結構民房,大多始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電線大多為高架線路,長時間風吹日曬,老化現象嚴重,安全隱患突出;由于電容低,不適應現代化家電需求,住戶私自接線,極易引發火災。這些老舊城區建筑耐火等級低,人口密度高,道路狹窄,亂搭亂建多,同時,由于防火間距不足,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無法順利進入進行撲救,延誤救火時機,極易造成“火燒連營”的后果。隨著冬季到來,各種集會慶典、家庭活動頻繁,用火、用電、用氣猛增,尤其是屢禁不止的電烤火箱大量使用,進一步增大了火災發生的風險。
(四)“三合一”“九小”場所較難防控。隨著我縣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xx縣核心商業區和大型市場等附近,聚集著大量利用臨街商業用房或私人住宅改建的餐飲、游藝、經營等場所,以及其他集生產、經營和住宿的“三合一”及“九小”場所。這些場所存在從業人員留宿的情況,且經營者不按照安全用電的操作規程,私拉亂接電線,有的電器線路長期超負荷運轉;有的在具有大量可燃物的場所生火做飯、吸煙、烤火。這類場所不但火災隱患多,危險性大、而且十分隱蔽,這類場所的大量存在,極大地增加了火災防控面積和難度,火災潛在誘因急劇增多,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和重、特大火災事故。同時,由于這類場所居住人員大多由社會低收入人群組成,關乎民生,在執法過程中極易激化社會矛盾,雖然消防部門在執法中進行過專項檢查,但威懾效果不明顯。
(五)商貿市場消防安全隱患較大。xx縣商貿市場分布于文化廣場及公社大道周邊。商貿市場的建筑面積一般都比較大,小的數百平方米,大的數千平方米,難以進行防火分隔。商貿市場可燃物多、人員多、電氣照明設備多。一些商品本身屬非燃燒材料制成,但其包裝箱、盒卻都是可燃物品;商貿市場陳列和堆放商品的柜臺、貨架,有不少仍用可燃材料制作;商貿市場建筑的裝飾材料,也多為可燃物質。以渝東南邊貿市場為例,總面積90000余平方米,商戶360余家,商品亂堆亂放,電線私拉亂接,棚戶違規搭建;為節省經營成本,使用住宅或租賃經營地旁的住宅作為倉庫使用,“居民倉庫”隱蔽性強,缺乏相應的消防配套設施,已成為一大火災隱患。
(六)兩大園區履行消防安全職責不夠。xx縣工業園區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物流園區主要是家居、建材、鋼材、機電商場和?;肪奂瘏^,建筑面積較大。雖然園區是政府招商引資企業,在縣政府扶持下,起著推動全縣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作用,但部分公共基礎消防設施建設未及時跟上,消防手續辦理不及時時,消防安全隱患激增?;馂碾[患突出為工業園區,一是園區企業未按照國家強制性規范和設計要求,安裝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二是廠房及車間內裝修全部采用彩鋼板進行隔斷(因彩鋼板夾心材料為易燃聚苯乙烯材料),嚴重不符合國家強制性規范要求;三是廠房和車間擅自改變功能,使消防安全出口、通道及防排煙設施不符合國家強制性規范要求;四是園區企業10余家廠房未辦理消防手續,屬于非法建筑。
二、影響消防安全的突出問題
通過分析當前我縣消防安全現狀,梳理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不到位。一是部分職能部門仍片面地認為消防工作只是消防部門的職責,不能有效的履行本部門的消防監管責任,多部門齊抓共管消防工作的局面還沒有真正形成,消防部門“單打獨斗”現象仍客觀存在。二是部分街鎮對消防工作的落實停在表面,對上級的工作部署往往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重部署,輕落實,重發展,輕安全,消防工作圖應付的現象嚴重。三是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淡薄。一些社會單位往往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忽視消防安全,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主體意識淡薄,內部消防安全責任制不明確、不落實,各種“習慣性”違法行為等火災隱患仍大量存在。一些單位重建設、輕管理,導致消防設施不能發揮應有作用。部分建筑無物管公司或物管公司管理不善,特別是多產權建筑,主體責任不落實,導致出現消防設施無人管,損壞后無經費修復,發生火災后無人會用等情況,火災隱患突出。
(二)消防裝備未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一是消防大隊裝備器材及配套訓練設施落后。大隊轄兩個中隊共有11臺消防車(有1臺已達到報廢標準),只按照國家的《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最低標準配齊了消防車輛,其中主戰車輛為新大康水罐消防車,性能比較落后。消防中隊作為一個獨立作戰的基層單位,只具備了基本的滅火救援裝備條件,與特勤隊站的配備標準相差很大。二是消防特種裝備和訓練設施欠缺,達不到公安部《關于打造現代化消防鐵軍建設》的需求。由于特種裝備的缺乏,在撲救高層建筑、石油化工等高難度災害事故上,難以發揮出有效作用。目前缺乏高空訓練、地下救援、攀繩橫渡、深井救援、攀爬訓練、石油化工火災撲救訓練等設施和場地,無法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導致戰斗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三)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力量薄弱。一是多種形式消防隊伍有名無實。政府志愿消防隊及村(社區)志愿消防隊隊員無人員編制,無經費保障,造成人員變動頻繁,使得基層消防力量參與火災撲救和事故處置、防火安全檢查和消防知識宣傳的功能無法有效發揮。二是基層消防監管人員履職能力不強。全縣27個鎮街均設立了消防安全管理辦公室,但消防監管人員均身兼數職,導致日常消防工作走過場、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實處;公安派出所警力有限,治安防范工作任務重,加之部分派出所重視不夠,派出所消防監督作用發揮不充分。三是消防現役警力嚴重不足。大隊專職從事防火監督的人員共4人,除負責全縣127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日常監督以及全縣27個鎮街、18個派出所消防工作的指導外,還要承擔行政審批、專項整治、火災調查、消防宣傳和各類大型活動消防安全保衛以及其他一些臨時性、突發性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
(四)火災隱患存在并趨于復雜化。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相繼開展了“清剿火患”、“三合一”場所、人員密集場所、勞動密集型場所、重大火災隱患集中整治等一系列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始終保持專項治理的高壓態勢,消除了一大批火災隱患。但受各種因素影響,火災隱患在不同領域仍大量存在。一是部分場所在未辦理消防手續的情況下開工建設或投入運行,導致火災隱患先天存在。部分企業重效益、輕安全思想特別嚴重,人為制造消防安全隱患。特別是兩個園區企業消防安全問題,存在“先建設、后申報”、“先使用、后驗收”的情況非常普遍。二是“九小”場所、“三合一”等場所火災隱患比較突出,且經整治后的隱患反彈現象嚴重。三是由于管理的不確定性、人員的流動性和設施設備運行的動態性等客觀和主觀原因,導致火災隱患邊整改,邊產生,反反復復,始終無法徹底消除。四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大量增加,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大量使用,新的火災隱患不斷產生,對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
(五)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嚴重淡薄。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雖然有了質的改觀,但由于基礎的薄弱,人民群眾的思想較之發達地區還相對落后。不論在生產還是在生活上,大多數人在利益與安全的天平上還傾向于前者,心存僥幸,消防安全意識依舊淡薄,鄉鎮農村尤為明顯。這種思想的存在約束了廣大人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提高的自覺性,增加了“全民消防”工作推進的難度。對火災發生抱有僥幸心理,認為火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主動學習消防知識,缺乏日?;馂姆婪?、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所需的防火和自救逃生知識,不知道如何報火警,更不會采取有效措施撲救初期火災,特別是在老幼病殘、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中尤為突出。
(六)公共消防基礎設施薄弱。一是市政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同步。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大批企業入駐,卻存在市政消火栓缺乏缺水的嚴重現象;縣城高樓大廈的不斷崛起,人口增多,人均用水量不斷增加,市政給水管網滯后于人們的生活、生產和商業的用水需求,城市管網的輸水能力不足,無法保證正常消防用水所需的水壓、水量要求。二是市政消火栓數量嚴重不足。市政消火栓數量普遍不夠,缺口量大,成為消防供水方面一個突出的問題。個別街鎮的場鎮消防基礎設施薄弱,道路狹窄,消防車不能能行,同時沒有消火栓,沒有消防水池。部分新建場區的消火栓和消防水池的建設也還遠達不到城市安全的要求。有的市政消火栓建設嚴重不足,有的建設好了,但都存在無水、水壓不足、銹蝕不能使用、被埋壓、圈占等,真正能使用的不多。
三、加強我縣消防安全工作建議和對策
(一)強化政府領導,落實部門責任。強化各級各部門的監管責任,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制,將消防安全工作納入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目標考核體系。實行季度通報機制,各鄉鎮(街道)、部門定期向消安委上報消防工作總結,對消防責任不落實的鄉鎮(街道)和部門進行通報,對發生較大安全事故的鄉鎮(街道)和部門進行行政問責。啟動縣消防安全總體規劃,將消防公共基礎建設納入城鄉統籌發展規劃中來。
(二)落實主體責任,深化“四個能力”。進一步落實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對所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人員密集場所和高層建筑物業服務企業一般單位開展標準化創建工作。所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要建立消防安全“戶籍化”檔案,推行落實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職、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年度檢測和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自我評估報告備案制度。
(三)立足部門聯合,加強綜合整治。加強火災形勢分析研判,建立火災隱患常態整治機制。加大以高層地下建筑、石油天然氣、人員密集場所、“三合一”場所、“九小”場所及城鄉結合部為重點的排查整治力度,組織工商、安監、質監、文廣等行業部門,依法采取查封、停產停業、掛牌督辦等強制措施,最大限度地打擊、震懾消防違法違章行為。比如對于渝東南邊貿市場的整治,建議由xx街道牽頭,聯合國土、安監、房管、城管、工商、消防等部門成立綜合整治辦公室,開展宣傳引導,采取加設噴淋等技防措施,同時將一部分商戶引導分流到到物流園區批發市場。對于西街棚戶區消防安全治理,聯合xx縣建委、xx公司,按解放街片區、環城路片區、高家橋片區逐步整治。對兩大園區的消防安全治理,建立入駐企業退出機制,對于消防相關手續不完善或存在隱患的企業限期進行整改,對于拒不改正的企業責令退出。
(四)調動多方力量,形成“全民消防”。充分發揮多種媒體的宣傳作用,協調本地電視臺、網站、報紙等媒體,免費開設消防專欄,本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定期發布消防新聞、日常防火知識、火場逃生自救常識等內容,結合不同季節的火災特點,發布防火提示。同時,借助樓宇視頻、電子顯示屏、宣傳專欄、流動宣傳車等戶外媒體,針對密集人群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消防宣傳活動,使消防安全常識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五)完善消防設施,打牢基礎建設。一是對全縣新建、改建、擴建的區域、建筑,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安裝完善消防設施。二是普及各鄉鎮、街道市政消火栓安裝,對原有損壞和缺失的消火栓進行修整和補充。建立消火栓維保機制,消防大隊將發現的市政消火栓的缺失情況及時報給市政園林局,園林局聯系水務公司進行維保。三是強化現役消防力量建設,配齊配強執勤備戰及訓練器材裝備。加大消防車輛、滅火及搶險救援裝備的投入,尤其是針對高層建筑、石油化工等高難度災害事故的特種裝備。依托應急救援支隊,加快高空訓練、地下救援、攀繩橫渡、深井救援、攀爬訓練、石油化工火災撲救訓練等設施和場地的建設。
(六)健全消防隊伍,壯大消防力量。一是按照《xx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十二五”消防工作的意見》和《鄉鎮消防隊標準》(GA/T998-2012)要求,建議在縣級中心鎮建立政府專職消防隊,由有行政編的人員擔任隊長,強化領導。落實專項經費,把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和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納入統一管理、統一訓練,統一執勤、快速響應體系。二是鞏固現有鄉鎮兼職(志愿)消防隊力量,并依托社區、村干部、民警、治安巡防隊員、物業管理人員和保安人員等建好志愿消防隊伍,定期開展消防業務技能培訓和滅火實戰演練,做好就近處置火災等突發災害事故準備。三是依托應急救援支隊,全面開展各類救援訓練,加強各應急救援分隊大型綜合應急救援應急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不斷提高應急救援隊伍快速響應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訓練有素、作風優良、反應迅捷、能征善戰的應急救援隊伍。
xx縣公安消防大隊